为何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

为何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

问题二:如何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创新发展的内涵?

中国经济时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那么,应当如何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创新发展的内涵及实现途径呢?

张军扩:的确,要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需要全面把握创新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科技创新,无疑是创新的最核心内容。但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言,创新的内涵要更加广泛。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认识和把握。

首先,可以从经济学所讲的创新概念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现代经济学当中有一个学派,叫创新学派,它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创立的,主要是用创新的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约瑟夫·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包括五种情况:一是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获得或控制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一种新的组织,比如形成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这五种创新可依次对应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而其中的“组织创新”也可以看成是部分的制度创新,当然,这仅仅是初期的、狭义的制度创新。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是从企业或产业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探讨企业或产业如何通过变革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因此,对于企业家思考企业创新具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

其次,可以从我国现阶段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讲的创新概念层面来认识和把握。这就像“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所讲的创新概念,其含义更加广泛,既包括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也包括了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可以说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创新理念。那么,为什么要将理论和文化创新包含进来呢?我认为,这是因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而文化创新则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因此,要真正切实贯彻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就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打破各种制约创新的思想意识障碍,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创新积极性,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合力。

三是从现阶段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重点任务层面来认识和把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着力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方式,并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和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明确今后推动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提供路线图。按照这一路线图,促进创新发展,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也必须着力深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仅要通过改革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也要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及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不仅要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拓展发展的区域空间,也要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产业新体系;等等。这些论述不论对于宏观管理,还是对于微观决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