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为何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各项改革的攻坚之年。综观整个“十三五”规划建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其中,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手段。新年伊始,中国经济时报特策划“开局‘十三五’”系列权威访谈,邀请国内各领域的权威专家,针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和前瞻,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幅清晰的“十三五”路径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增强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无疑是“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五大发展新理念中,“创新”位列其首。“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十三五”期间为什么要赋予“创新”如此重要的位置?如何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创新发展的内涵?如何才能真正促进和实现创新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

问题一:如何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地位?

中国经济时报:“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三五”期间为什么要赋予“创新”如此重要的位置?

张军扩:这主要是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是一个解决短期或局部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创新驱动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意义。一是没有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传统的过多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破除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从而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没有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成为塑造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创新能力强,不仅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也能够主导规则的制定和发展的方向。

三是没有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将难以实现经济强国,也最终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经济强国,最关键的并不是看其经济总量的大小,而是要看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经济结构的优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要真正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在科技水平和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大的进步。

中国经济时报:应当如何深刻认识“创新”对于保持“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作用?

张军扩:当前,我国经济一方面仍然具有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潜力,而另一方面,现实当中,又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稳增长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从表面来看,导致经济下行的因素是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下降。而仔细分析和深究就会发现,深层次或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供给的质量不够好,难以充分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

比如,由于这些年国内消费品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等方面屡屡出现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国内消费品的信心,致使群众大量到国外购物。从食品到药品,从家具到家电,从婴儿奶粉到大米、猪肉,从马桶盖到电饭煲,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几乎涉及到每一种产品类别。据有关方面统计,2005年—2014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国内市场零售增幅的2倍。2014年出境人数超过一亿人次,境外消费金额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这不仅说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潜力巨大,而且说明我国国内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这件事情做好了,既是改善供给,也是扩大需求。

再比如,2015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至10.2%,比2014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比过去几年的高增长时期回落10多个百分点。投资增幅的下滑成为导致总需求不足的最主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农房抗震加固、农田水利设施等领域,却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真正地把这些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既需要通过创新大幅度提高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环保标准,也需要通过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新的投融资体制。

中国经济时报:那么,如何从企业发展层面深刻认识“创新”的至关重要性呢?

张军扩:从企业层面来看,道理也是一样的。企业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必须要有自身竞争优势,特别是核心竞争优势。过去,我们的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得竞争优势,就是说,大家都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同样的产品,而我们的成本相对更低、价格也更优惠。但现在,这条路子越走越窄,甚至很难再走下去。且不说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包括劳动力、土地及其他矿产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各种要素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少,即使我们能够通过各种努力把成本和价格适当降低,如果产品和服务水平、档次没有显著提高,消费者和市场也不见得会买账。

企业之间低成本、低价格的“底线竞争”,使得大家越来越没有力量搞创新、创品牌,越来越注重短期利益,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从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分化特征也十分明显。凡是有自己技术、有自己品牌、有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企业,销售和效益情况都相对比较平稳,而那些没有技术、没有品牌,生产大路货,靠拼成本、拼资源、拼环境、卖苦力的企业,路子则越走越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获得竞争新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国企业必须要对这一点抱有清醒的认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