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融合计划”要破冰更要融冰

推进“融合计划”要破冰更要融冰

广州计划用5年时间,加快推进来穗人员在文化、经济、政治、生活等领域全方位融入广州社会。昨日,广州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该计划提出,2016年将先在5个镇街试点,通过探索创建来穗人员共治议事会、来穗人员党支部等,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9年义务教育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等若干目标。(1月5日 《南方都市报》)

广州的“融合计划”,对于来穗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从制度设计而言,即便只是一种渐进性的方式,但也赋予了来穗人员更多的自主话语权,进步价值不容小觑。比如,创建来穗人员共治议事会、来穗人员党支部,以及非户籍人口子女有条件享受教育政策等,都具有突破性的示范价值。

其实,早在去年,户籍制度改革就拉开大幕。根据统计,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不管是居住证制度的实施,还是特大城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都呈现出一些新意。不过,对于公众而言,户籍制度改革依然没有触及深水区,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依然采取不同的政策对待,外来人员依然处于政策的边缘地带。不过,广州所推行的“融合计划”,较之前很多地方的户籍制度改革,无疑更进一步。

公众的期待,自然是享受到政策红利,避免身份的差别衍生政策性偏差。基于这种认识,广州市的“融合计划”,目前依然是破冰之举,还需要采取融冰的思路和对策。那么,在下一步的方案部署和完善中,则更应该注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争取摒弃以城乡标准划分户口的做法,让居住证成为政策常态,体现公平性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从而减轻城市财政负担,实现渐进式改革的目标。

事实上,来穗人员享受“融合计划”,正是一种合理的制度设计。现实语境下,假如放开户籍制度,人口必然会集聚涌入城市中,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必然面临巨大的缺口。如此之下,必然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需要考量的是,正是在于采取“融合思维”,在实现破冰的前提下,再寻找理想的融冰举措。通过这种方式,必然会在新来人口与城镇人口之间应该找到平衡,在让外来人员享受到公共服务的同时,又不降低原有户籍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不可否认,最终打破融冰的隔阂和屏障,需要走很长的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融合计划”的推行,正是一个必经阶段和过程,如此才能为后续工作的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期待“融合计划”背后的配套制度得以完善和优化,进而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融合计划”所带来的红利。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