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离不开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协同运行
文化中心建设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较为复杂的概念,涉及文化资源、文化制度、文化史、文化创作、文化生产、文化人才、信息传播、文化要素配置和文化国内外交流等多个层面,而且伴随着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等领域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增强,文化的发展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题。对于北京来说,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不仅仅单纯是文化本身的任务,更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
因此,文化创新也离不开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导。在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改革中一直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平衡关系,在三期叠加的转型期,矛盾和冲突尤其突出。比如文化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传统媒体发展与新媒体发展的矛盾问题,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结构调整问题,为二产升级服务与自身结构升级换代的矛盾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之间的矛盾问题,文化企业的跨界融合经营与文化管理统计的矛盾问题,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问题,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三地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与利益诉求问题,等等,都需要协调各方,以达成稳定的发展。
文化发展,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创意产业都是当代公认的绿色产业。它不仅在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重大作用,还在提高就业、提升全体市民生活质量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文化发展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生态平衡中意义重大。北京当前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将低端制造业与低端流通业等移出北京,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调整。而作为高端产业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则理所当然地成了未来发展的重要的支柱性目标产业。北京在“十三五”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实现文化生态的平衡,如何解决文化生态中的诸多难题,如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功能与北京自身地域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北京作为文化资源集聚的重地,如何解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对其进行创意转化升级的生产性发展的平衡问题,文化产业国家标准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标准之间的平衡等文化发展中的问题,都要在绿色生态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得到更加平衡的发展。
文化发展也是一个必须以开放理念引导的宽广领域。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国际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目标,讲好中国故事,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都必须以开放的宏大气魄与胸襟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问题。同时,国际文化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创意产品和服务如何走出去,如何以开放的姿态展开国际文化合作都是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化发展的成果更是一个全体国民共享的成果。在北京,要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市民平等享有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一流的文化服务,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成果还包括全民共享平等的师资水平、教育质量、教育基础设施,包括全面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与审美能力,将此作为文化成果共享的重要内容。到2020年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上下大功夫,而文化扶贫也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