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践行“三严三实”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摘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党员干部还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像谷文昌那样,和群众一起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像焦裕禄那样,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儿子,为人民鞠躬尽瘁;像沈浩那样,把小岗村每个群众的事都放在心上。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以务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用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的行动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襄伟业,早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编者按: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全国党员干部群众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宣讲家网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推出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系列评论,促进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落实与深化。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本网根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的系列评论,供大家参阅。

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追求是人们的正当要求,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最终根源。在当今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复杂多样的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理性地面对各种利益关系,恰当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摆正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以“三严三实”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严以修身是树立正确利益观的前提。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马克思也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所以,追求利益,争取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人们正常的行为动机,无可非议。但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却有精神境界高下之分,既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高尚之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共产党人,理应成为后一类人中的翘楚,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做人民的老黄牛。

修身励节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校正义利观,保持共产党人的品格操守,站稳共产党人应有立场。传统的义利观,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生人之用曰利”,主要指物质利益。看待二者关系的差异,便形成不同的义利观。共产党人的义利观是一种崇高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在继承传统义利观重视社会公利、道德理想和主张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等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宗旨与奋斗目标在义利方面的要求,是对义利关系的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观点。时下,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共产党人的义利观,见利忘义,利欲熏心,贪图私利,追名逐利,成了千夫所指的腐败分子,教训十分沉痛。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引为鉴戒,通过不断学习改造,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情操,校正义利观,看轻身外之物,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张小青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