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授人以渔”
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影响力,亚投行应秉承中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提供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提早介入,提供规划支持,帮助“筑巢引凤”。
在未来运营中,亚投行不仅可以提供融资支持,还可以以技术援助方式对成员国的行业发展规划予以支持。作用可能有三:首先,行业发展规划不仅会指明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方向,也同时会提出一系列项目概念。一个严格论证的行业规划可以向外界表明该国对某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本态度,也可以向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投资方向指南,帮助成员国吸引外部投资。和现有机构偏向于政策干预的做法相比,行业规划有很强的技术性,不容易陷入项目所在国各方政治利益的纷争,也容易为各方所接受。
其次,通过支持行业规划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长期战略,此战略的成败有可能影响国运兴衰。此战略的重要性要求我们要稳住步伐、有的放矢。不了解沿线国家的需求,贸然提出的项目未必会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也未必能够顺利推进。这方面的教训不少。而现有机构在贷款模式上有“行业贷款”的品种,在提供技术援助时也有帮助受援国做行业规划的先例,但总体而言不成体系。我们应该善用亚投行多边金融机构的有利地位,把现有模式稍加剪裁,使之更加系统化并赋予其更强的柔性,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的长期战略。
再次,通过支持行业规划来促进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深度交流,渗入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共享华夏文明的精神成果。同时鼓励各国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从具体操作来看,应注重“授人以渔”,支持能力建设。
在对外合作中,要针对发展中国家需要,注重授人以渔,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行业规划需要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现状(数量和条件)、估计未来需求、计算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技术、经济、财务、环境、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
亚投行在未来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活动——比如:为政府官员提供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培训,为项目开发商提供项目准备和实施的培训等等。研究表明:在基础设施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使用好的、成功的做法常常可以节约30%~40%的项目成本。亚投行可以发挥发展经验共享平台的作用,促进不同国家间发展经验的共享和成功做法的传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