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商贸经济虽然实现了平稳健康增长,但也客观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微园建设进度缓慢。一是政策处理困难。我县**、**两个小微园因考虑就业问题,布局在中心镇附近,受土地开发利益趋使,征地成本高,村与村、组与组间斤斤计较,政策处理困难,使一些已完成农转用的土地,无法及时供地。二是招商困难。由于经济形势、交通环境等原因,目前引进企业不容易,特别是**小微园,近3年来不仅难有新企业落地,就是原已签订协议、甚至已供地的项目,都纷纷退地。
(二)工业运行总体质量不高。“十二五”以来我县工业增速较快,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由2011年的35.58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43.7亿元(预估值)。但增速放缓也很明显,特别是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资金链和担保链影响,减产较为明显,产值呈现回落走势。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36.5%,占工业总产值的64%。而2015年全县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16.03亿元,同比下降10.7%,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7%,远低于“十二五”初期水平。同时,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工业增长主要靠金属冶炼、装备制造等产业拉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不锈钢锭产品占6大支柱产业总量超过40%,绿色食品加工业占比过低。另外,投资增长仍然缺乏大项目支撑。我县实施的工业投资项目中,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几乎没有,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项目也寥寥无几,工业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三)商贸经济发展滞后。我县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因县域总体规划的调整,推进滞后,导致我县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差,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以低档次的门店为主,商业业态组合杂乱,大的商业设施较少,大部分尚在建设之中。另外,受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呈现下滑势头,特别是汽车、家电行业业绩下滑较大,我县限上单位中车行9家、电器5家,对我县限上社零的影响较大,导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下降。
(四)发展网络经济基础薄弱。我县电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布局分散,缺少大企业的引领和大项目的集聚;我县因交通落后,物流成本高和覆盖面窄,生鲜物流链短缺、体积受限、运输成本偏高,专业人才稀缺等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产 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用能压力依然很大。一是能耗基数偏低,继续缩减不利于“十三五”的发展。由于基础数据过低(“十一五”末我县单位gdp综合能耗为0.38,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导致用能方面压力很大。二是三产和居民用能刚性增长难以控制。随着旅游等第三产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乡居民用电量等能源消耗持续上升。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