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观并非“亚洲版门罗主义”(3)

亚洲安全观并非“亚洲版门罗主义”(3)

核心提示: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实施对外干预、确立在美洲主导地位的理由,是一种不平等且过时的理念。与门罗主义迥异,亚洲安全观契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亚洲各国人民的安全诉求,是具有时代意义和进步意义的和平安全观。

亚洲安全观是契合亚洲需要的和平安全观

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实施对外干预、确立在美洲主导地位的理由,是一种不平等且过时的理念。与门罗主义迥异,亚洲安全观契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亚洲各国人民的安全诉求,是具有时代意义和进步意义的和平安全观。

亚洲安全观是对中国和平发展实践的总结。亚洲安全观是中国周边外交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新安全观思想的延续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新安全观经历了两次升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1年至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基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理念,主要任务是助推和平周边建设,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领土问题,加强与周边国家在“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前身)、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组织内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12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将新安全观作为和谐世界理念的主要支柱之一,意在助推和谐周边建设。这期间,中国与有关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参与香格里拉对话会、东亚峰会和东盟防长扩大会等。第三阶段起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并于2014年提出亚洲安全观,服务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亚洲安全观是一套契合亚洲需要的安全理念。亚洲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在主体上,亚洲安全观强调亚洲安全是各国的“共同安全”而非一家的绝对安全。2014年,亚洲安全观写入《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说明多数亚洲国家认同亚洲安全观的主流地位。在内容上,亚洲安全观是兼顾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安全”。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表达了中国重视维护传统安全、实现地区和平稳定的诚意和决心。同时,中国积极维护国际公共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同时加强多边和双边协调,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在方式上,亚洲安全观强调通过双边和地区合作获得“合作安全”。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防长扩大会框架内,大力开展救援、打击跨国犯罪等,展示了中国在现有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同时,中国愿与各方积极搭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2015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亚信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上倡议,以亚洲安全观为引领,增进互信与协作,完善多边安全机制网络。在性质上,亚洲安全观是强调发展与安全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安全”,重点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面临的安全困境加剧、发展瓶颈和治理问题突出等难题。中国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完善对外援助方式,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亚洲国家应当携起手来,从亚洲的现实安全环境和安全需要出发,逐步将亚洲安全观作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地区规范,这需要各方加强自我约束。中国作为亚洲安全观的倡导国,会以身作则,“体仁行义”,“修己安人”;有关大国要放弃绝对安全追求,尊重他国特别是小国的安全诉求,不搞霸权主义,不欺负小国;小国也要约束自身言行,不肆意侵犯和挑衅大国正当安全利益。唯有如此,亚洲才能形成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共同责任和共同规范,进而实现亚洲的和平、繁荣和开放,保障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