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命求入户”倒逼户籍改革提速

“续命求入户”倒逼户籍改革提速

被告知患上癌症1026天后,吴树梁走了,还是没等来妻子的深圳户口。11次化疗、40次放疗、6次生物治疗,经历种种疼痛后,这个原本190斤重、敦实的河南汉子,临走前还不到80斤,日夜蜷缩在病床里。留在深圳,拿到户口,这信念一度逼着他活下去。(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城市户口,蕴藏多少附加值,恐怕无法用语言形容。正因为无法用语言形容,一些人便用行动去诠释,甚至为此“生不如死”。为了让妻子顺利入户深圳,肺癌晚期患者吴树梁忍痛“续命”,便是典型一例。然而,生命是脆弱的,即便是吴树梁受尽病痛折磨,仍然未能坚持活到妻子入户那一天,其忍痛“续命”,注定是一种徒劳无益的付出。

事实上,癌症患者“续命求入户”,还可以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一个城市户口失去理性的人,还不在少数。比如,“欲成北京人,先嫁北京郎”,外地女子王某不惜嫁给了北京的一名精神病人。然而,嫁给精神病人还在其次,有的嫁给了外公、爷爷辈,有的屈尊做人家的小三,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至于为获得城市户口上当受骗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几年前,不是有一位央视女主持,为了取得北京户口,被骗财又劫色吗?

可见,癌症患者“续命入户”,再证户籍制度之弊。许多外来人口,虽然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分割,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外地人,因而享受不到城市的配套福利,在利益和情感上都与城市隔膜重重。比如,吴树梁因儿子户口在农村,在深圳上学“户口卡在那儿”;因妻子没有在深圳入户,全家办低保“户口卡在那儿”。特别是,业已显现的“大城市病”,也加重了外来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不安全感”和“痛苦感”。为此,一些外来人口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取得城市户口,成为一名真正的城市居民。

因此,癌症患者“续命求入户”,倒逼户籍改革提速。必须彻底放开户籍限制,以居住证为蓝本,实行公共服务与户籍分离,让城乡居民在城市同享市民待遇。也就是说,要打破户籍壁垒,让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徒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里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让外来人口享受其所创造的财富,才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公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