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信息化已经而且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以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围绕信息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加快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从而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表明,重大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当前,信息技术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牢牢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实施信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
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自上世纪后期以来,信息技术革命进入加速推进的时期。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一轮信息技术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围绕海量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各个环节技术的同步推进,导致信息化推进更为迅猛,渗透更加广泛深入,影响更加深远。
信息化已经而且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已经催生了巨大的“新经济”部门,IT产业已经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国内外都在这些产业部门出现了不少巨型企业,如微软、苹果、英特尔、阿里巴巴、腾讯等。不仅如此,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加值得重视,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受到信息化的渗透,有的部门正在出现颠覆性变化。商贸、物流、金融等传统服务业发生着深刻变化,制造业也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柔性化的新特点。信息化不仅带来技术革命,而且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信息化影响之深刻,前所未有,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战略机遇,各国政府主动制定战略,引导产业转型发展。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利用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中央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
能否抓住信息化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各主要国家抢占未来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核心内容。对我国而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巨任务,把握好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而且可能实现针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