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机关事务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
强调深化机关事务改革,就是要推动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应人民群众观念认识的变化,适应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其意义表现为:
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由于社会保障系统的长期缺位和机关事务改革的相对滞后,带有明显福利性、配给性的后勤供给,始终作为机关事务保障内容的组成部分,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一种“机关干部享受着超越国民待遇的特权”的印象。
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必然选择。维系政府运行的成本要素有很多,其中用于机关事务职能的成本支出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14年公开部门决算的国管局年度经费支出达到13.52亿元;重庆市、海南省、四川省等三个省级本级机关事务局年度经费支出分别达到1.74亿元、2.93亿元、5.22亿元;成都市、南京市、西安市、无锡市等四个市级机关事务局本级年度经费支出分别达到2.99亿元、1.95亿元、0.93亿元、0.99亿元,而县级机关事务部门的每年经费支出也动辄几千万元。据此保守估算,全国每年用于机关事务支出的经费至少数千亿元,并且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机关事务的开支是一个非常不小的数字,但即便如此,在此估算的机关事务支出还不包括机关公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职务消费等等行政性支出。只有尽快深化机关事务改革,才能不断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盘活机关事务活动占用的巨量行政事业性资产的必经之路。全国党政机关占有了多少公共资源,目前未见有确切的统计数据。2011年,曾有研究人员估算,即使不包括土地价值,机关占用资产总值也要以数十万亿计。长期条块分割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下,各级机关部门不论麻雀多小、都要五脏俱全,会议室、接待室、传达室配置齐备,食堂车队、物业保洁门类齐全。由于工作饱和度不够,设施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种浪费现象,从根子上是各自为政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之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