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改革的路径
坚定推进机关事务供给市场化。推进机关事务供给市场化,使市场在政府机关占有使用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是要让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把好的留下、差的淘汰,另一方面是确保鲜明的人民性,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政机关和其公务人员不能享有差别于人民群众的服务和产品。
切实推动机关事务职能统一化。机关的服务管理、资产管理、经费管理等事务性职能,与机关自身所承担的职能基本不相关联,但因为承担着支撑机关运转的任务,所以一直在由各级机关管理。划清政府政务和事务职能的界限,把这些事务性职能按照事权划分一致的原则,统一赋予各级政府的机关事务部门,让“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就从根本上把各级机关从繁杂琐细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专心把自己“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同时也对机关公务性支出形成了机制性制约和监督。
逐步推动机关事务机构平台化。机关事务部门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由市场获取所需的服务和产品,并以便捷高效的途径把各级机关所需要的商品便捷高效地予以供给。通过这一制度安排,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区分开来,实现了机关事务部门从“划桨”向“掌舵”的转变,由服务的生产者变为服务委托者、制度设计者、经费支付者、监督管理者。
不断加强机关事务法治化。强调机关事务法治化,应做到:一是以法律明确机关事务职权的边界,把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框定下来、广而告之,便于遵守、考核和监督;二是以法律明确机关事务供给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等,买笔墨纸张的钱不能用来买锅碗瓢盆,买办公桌的钱不能用去买老板台;三是以法律明确机关事务部门获取商品、选择供货商的方式、流程,等等。
把握好深化机关事务改革的速度和节奏。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积极主动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事关人的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对行政事业编制人员的全面覆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