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需注重内涵阐释

文化传播需注重内涵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但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在此笔者以传统文化中的四方面内容作为考察对象,对其海外传播情况做一个学术梳理。

“四大名著”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热点

在东方文化圈内,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喜欢中国四大名著的读者(观众)众多,其中对《三国演义》、《西游记》尤其喜爱。分析其影响力超过其他两部名著的原因是,英雄人物的故事感召力使然。这其实反映了世界读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审美趋向和文化需求。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四大名著在跨文化传播中经过输入国的改造后,在受众审美接受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体现在陌生化的艺术改造过程以及异质性的经典再造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能让接受国家顺利地接受并获得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一问题。所以,经典的跨文化重构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通过影视、动画改编或其他网络游戏手段的使用,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在当代的语境中重新得到诠释和认识。

对此,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应充分使用市场化的手段,运用深度的语言转化,把精神的内容用对方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来,融入到其生活的流行元素中,这既是难点也是应该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

同时,对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大的命题:如何将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用外国学生最能快捷接受的方式予以传播和讲授,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地灌输?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儒家文化传播日久

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东南亚时间早,传播时间长,至今已达两千多年,在其传播过程中曾先后与印度的佛教文化、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化及近代西方文化相交汇,形成东南亚地区的多元文化结构。且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许多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文化的交融和沟通,让中外文化有了更多的融合。儒家文化在东南亚的广泛传播得益于华人华侨的作用。此外,儒家文化海外传播的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各国传教士或学者的传播。一些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带回国内,为当地人所接受,慢慢地成为当地大学课堂的读物,于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可。比如16世纪,《三字经》就由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翻译成了拉丁文。19世纪30年代始,《三字经》俄文版被一些俄国学者带入俄国社会,并开始在整个社会层面广泛传播,后来进入了当时的一些大学的课堂。

目前,国内各高校以及国外的孔子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都注重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授和体验式教学,让更多外国人士充分感受并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