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及作用

当前中产阶级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及作用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1951年出版《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首次提出“中产阶级”的概念。迄今各国和地区关于中产阶级仍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各国的共识是:中产阶级人才济济,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稳定器”。

一、西方国家中产阶级萎缩

白宫2010年发布一份报告,勾勒出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6大标准:经济稳定;有一套住房;有退休保障;能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供他们上大学;拥有汽车;有能力外出度假。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中产阶级收入一直呈下降趋势。据美国统计局数据,美国中产阶级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已经从1968年的53.2%降至2012年的45.7%。

美国战略预测网创始人乔治·弗里德曼在《中产阶级危机和美国实力》一文中指出,美国面临的威胁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持续下降,这一问题正在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社会秩序,并对美国实力构成威胁。文章介绍,2011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为49103美元,比2000年少4000美元,如果把社会保险以及州和联邦税考虑在内,实际收入已少于4万美元,这意味着每个家庭的月收入约为3300美元。弗里德曼深入分析了中产阶级收入下降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位数收入能让一个家庭只靠一个人挣钱来养活大约3个孩子——通常是丈夫挣钱,妻子做家庭主妇。靠这个收入还能购买一套普通住宅、一辆最新款汽车和一辆老款汽车。这样的收入能让人们驾车外出度假,花钱仔细的话,还能有结余。”如今,收入为中位数的人或许能勉强过上这样的生活,但不会很轻松,在大城市会十分艰难。而且,这是对中位数收入家庭而言。半数美国家庭的收入低于此,他们会被挡在拥有住房、汽车和其他相关便利设施的中产阶级生活之外。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2012年出版的《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将美国贫富悬殊和中产阶级萎缩和收入下降归咎于体制因素,认为是市场投机和政治运作结合作用的结果。他引用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1980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4,到2009年,已经达到0.47。富人越来越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表明,当前的美国政治体制已经被强势经济集团绑架,使美国市场和税收制度更加有利于富豪利益,平等竞争的国家形象逐渐黯淡,民主制度对民众的关切日益淡漠,国家凝聚力正在下降。

西方多数国家的中产阶级人口和收入占比都在萎缩,富豪财富占比继续扩大,而低收入群体收入和财富占比仍在缩小,贫富差距都在拉大。德国柏林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德国月净收入介于860-1844欧元的中产阶级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66.5%降至2009年的61.5%,同期内,高收入群体人口占比从15.6%升至16.8%,低收入群体占比从17.8%升至21.7%,高收入者月平均收入从2400欧元增至2700欧元,低收入者月平均收入从680欧元降至645欧元。法国智库战略分析中心2007年底进行的民调显示,约2/3到3/4法国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2008年,法国居民税后可支配收入中间值为1467欧元,每月偿还贷款、各种税收、保险、房租、水电、煤气等无法缩减的“强制性开支”以及支付食品、交通、医疗、教育等开支后,每月剩余约300欧元用于娱乐、服装等消费。在这部分群体中,48%的人当年没有外出旅游、37%的人没有去过电影院,34%的人没有汽车。法国政府已无力推动中产阶级继续扩大,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情绪正在中产阶级内蔓延。在英国,个人年收入超过2.5万英镑(约合4万美元)、有房有车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都属于中产阶级。在英国约6100万人口中,中产阶级人口占60%到75%。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不是处在金字塔顶端5%左右的富人,也不是年收入低于2万英镑的工薪阶层,而是中产阶级,他们贡献了全国个人所得税的70%左右。经济衰退、企业倒闭,导致许多白领职工失业,中产阶级队伍萎缩,其中有些人甚至变成了贫民。在日本,当年曾号称“一亿总中流”,约九成的民众都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显示日本收入和财富差距都较小。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中产阶级收入和财富缩水、经济生活状况趋于恶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