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目标达成
中国是职业教育的大国,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应对21世纪三大技能的学习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要通过接轨世界人才培养新标准、新目标来调整我们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我们的职业教育改革。
近年来,国内本科高校根据华盛顿协议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认证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对传统的以输入和过程为中心的“资源模式”或“生产模式”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能力模式”或“绩效模式”的转型,这是教育观念的一个大的转变,本科高校在这方面已发挥了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跟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建设和评估,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不仅是要关注教学条件的投入,更要关注教育成效的产出,关心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这方面,我们虽然有所改革尝试,但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传统的育人理念与教学方式在高职教育领域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力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的教学改革建设,应当在十三五期间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不应脱离学生来谈学校的各项建设,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等等均要围绕“学生中心”这一主线展开。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就在多个场合呼吁“如果我们不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各个学校在十三五的发展中,应大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内涵建设,大力加强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训学习,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制定面向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与管理制度建设。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务院意见精神,多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改革实验班,及时取得改革经验,普及推广。
批判创造性思维,学习的基础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的创新教育必须突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的重要技能,是关键学习和知识劳动的重要技能,是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教育培养人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国务院在《意见》中也向全国高校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新要求,这是在官方重要文件中首次提到了“批判性思维”一词,在以往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反映了高层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征的新认识,说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性。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属于精英人才独有的,它应是作为21世纪未来劳动者学习的一项基础技能。
(作者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