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要跟上创新形势(2)

人才工作要跟上创新形势(2)

人才激励:从科研人才到科技服务人才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人才计划、人才奖励基金都是面向科研人才,尤其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较容易申请到。从事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普等科技服务人才则较难申请到人才计划资助,有的甚至连申请专业技术职称也很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当各种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互联网+时代涌现出很多新业态难以被纳入已有的行业分类目录的时候,尤其需要专业型、复合型的科技服务业人才予以识别、支持和服务。因此,要进一步扩大人才计划的资助对象,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服务社会动员机制、服务主体激励机制,才能达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的新局面。

人才管理:从刚性约束到柔性制约

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管理上,刚性有余,柔性不足。比如,在人才评价上,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处于主导地位,市场认可、社会认可的指标在人才评价要素中的作用体现不充分,也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市场方式让人才价值体现出来。最近兴起的Hired、100Offer等公司采用人才拍卖的方式,打造高效匹配又将猎头产品化的垂直招聘服务平台,尝试着改变传统的用人单位发布需求然后人才应聘的方式,把主动权从招聘单位转移到了应聘者一方,让人才市场价值能够最快、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可以想见,类似的人才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还将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人才管理更加具有弹性和包容性。

创新人才的工作方式,需要我们直面创新时代的变化趋势,只有深刻理解创新时代的特点、创新环境的变迁、创新规律的演进,我们才会足够地自信,去发掘创新人才、服务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才能在21世纪激烈人才竞争中拔得头筹,占得先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