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布局”亦难逃惩处(2)

精心“布局”亦难逃惩处(2)

摘要:十余年精心“布局”,上结关系网、下贪集体财。挖空村里两个矿的财富,涉嫌挪用公款4700万元私开公司,侵吞村办企业1490万元股权,案发后烧掉账本潜逃国外。

记者调查了解到,当上矿长正是刘大伟贪腐的起点。此后十余年间,他精心布局,形成了一个结构紧密、能量可观的“基层贪腐共同体”。

——家族势力控制村办企业。村民介绍,刘大伟的妻子家族人头多、势力大,刘大伟当上矿长后,在关键岗位如采购、销售、会计都安排自家亲友,使集体的矿几乎成了自家的矿,很多时候卖煤都不开收据。前几年行情好,一吨煤能卖1000多块钱,但刘大伟多次借口“不挣钱”不往村集体交钱。村民们说,由于账本被刘大伟控制,他们虽有怀疑却无法查证。“现在矿采完了,账本也烧了,我们找谁要钱去?”

——把持村委会形成“独断”。一边当矿长,一边走仕途。刘大伟多年来逐步走上村党委书记岗位,他无视组织纪律把持了村委会。烈山社区一名村委委员介绍,刘大伟在班子里“绝对独断”,大事小事一言堂,还养了一帮打手,谁敢提意见就整治谁。2014年听说有人查他,竟然解散了村委会。导致班子成员都回家了,去年才陆续回来。

——向上行贿寻找“保护伞”。纪委办案人员介绍,刘大伟善于营造关系网,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亚、原区委副书记陈振江、原常务副区长董海波、烈山镇原党委书记任启飞等人,受贿后成为刘大伟的“保护伞”,有的还与其串通一气、谋取私利。

——精心设障逃避查处。“我们办案中发现,刘大伟很早就探听、研究纪委的办案程序,有意识地设置各种障碍。”办案人员介绍,刘大伟绝大多数违法行为“不亲自出面、不直接经手”,先后注册几十家公司,开设了两百多个账户,将集体资产转来转去,给办案人员布下迷魂阵。他在合肥、北京、上海、美国等地购置房产,早在2003年就跟妻子办了假离婚,便于转移资产。

据了解,为查清刘大伟案件,淮北市委主要负责人要求集中力量、深挖彻查,淮北市纪委组建了案件指挥小组多次开会协调,烈山区纪委抽调14名办案骨干集中攻坚。调查组30多次往返全国多地,核查银行账户200多个,调查取证500多次,仅调查案卷就有一米多高。

落实好“两个责任”,对腐败苗头露头就打

目前,刘大伟窝案19名涉案人员均已进入司法程序,数名“保护伞”被查处。其中收受刘大伟38万元贿赂的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亚、收受刘大伟一辆轿车的烈山区原常务副区长董海波已被判刑。

安徽省纪委称,这起“小官巨贪”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众多且持续时间漫长,充分暴露了烈山区和烈山镇党委、纪委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特别是烈山区原区委副书记陈振江、烈山镇原党委书记任启飞对刘大伟包庇袒护,收受贿赂、谋取私利,对其已作开除党籍、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安徽省委近期出台了《安徽省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办法(试行)》。2015年,全省有193个单位或党政领导干部被追究责任,同比增长155%。

记者获悉,鉴于刘大伟一案暴露出的问题,烈山镇镇长、时任纪委书记因落实监督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烈山区委、区纪委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

安徽省纪委相关负责人剖析本案认为,村官巨贪不是一天养成的,必须一方面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持惩治腐败零容忍;另一方面切实落实好“两个责任”,抓早抓小,对腐败苗头露头就打,使刘大伟这类“上有保护伞、下有家族势力”的“基层贪腐共同体”失去滋生土壤。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