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追求公平与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2)

李奕:追求公平与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2)

●学校的真正价值和成果质量,是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支持和促其增值上,而不是对学科成绩的加工和增值

传统的教学是分主科、副科的,主科是考试科目,每个老师要善于把主科的学科内容在学生身上加工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够在各级各类考试评价中立于不败之地。新的考试方案中,不再规定考试科目,而是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对老师实际上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作战主攻”方向不是唯一的了。

作为学校,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公平的发展机会。能不能在这个框架下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一定程度的可选择和可发挥;老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想办法发现他的优势,把他的个性爱好和优势学科凸显出来……新高考方案,实际上就是需要这样的课程改革进行匹配。仅仅从高中做起远远不够,靠高中的导师辅导根本来不及,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和素养积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的,甚至从一年级开始的——这9年要致力于保护他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义务教育阶段是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学生的培养质量高,高中的改革和质量就水到渠成。包括类似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在基础教育阶段,其实更加在意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探究欲望、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技能型的创新或许并非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

学校的真正价值和成果质量,是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支持和促其增值上,而不是对学科成绩的加工和增值。将来老百姓的选择,是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看他能不能得到幸福和尊重,个性爱好和优势学科能不能被发现和支持,支持到他能够依赖这个爱好和特长,走好一生的路。

从高考开始,把学科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考是不是应该释放更大的潜力?义务教育强调均衡与公平,高水平实现教育公平,最终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与成长,而不是追求把孩子教成一模一样。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均衡和公平,其本质的落脚点是更加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的权利与尊严,确保其成长的质量,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的育人质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