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主新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创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党校,在新建的大楼里耸立着一组由中国雕塑大师吴为山先生创作的雕像:毛泽东与黄炎培神采奕奕地在延安窑洞谈论民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走访民建中央时,特别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说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1945年7月抗战即将胜利,作为国民参政员的68岁的黄炎培,应中共中央邀请赴延安考察。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肃然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民主,是我们必须走好的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天的中国,民主这条新路怎么走?
世界眼光正向着如日东升蓬勃发展的中国聚焦。既有百花争艳,也有莺飞草长。既有万众一心,也有吵吵嚷嚷。中国,能够持续发展、避免功亏一篑吗?聚焦的眼光,有惊叹号,也有问号。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长了,事业红火了,“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者果不乏其人;“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实令人堪忧。在新环境、新常态、新形势下,我们找到这条民主新路了吗?
民主是具有历史性的。西方学者把西方民主模式称为“自由民主”,其实西方民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也都是“非自由民主”,其“普选权”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得以真正实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主动或被动地充当西方民主制度“实验品”的都有,结果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一系列严酷现实告诉人们,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新路,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避免“其亡也忽焉”的关键。
我们的民主新路,要和平、稳定的民主政治,不要暴力连连、社会动荡;要统一、和谐的民主发展,不要国家分裂、一盘散沙;要繁荣发展的民主建设,不要经济停滞、生活倒退;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民主政治,不要官员腐败、政府变质;要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建设共同文明成果,又与本国实际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避免封闭保守、简单照搬。
我们的民主新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创新。人民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是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实实在在的民主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