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锻造制造强国之策(2)

张锐:锻造制造强国之策(2)

人才高地

推动中国工人转型升级为中国工程师——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按照欧美发达国家高级蓝领工人的比例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高级蓝领工人的缺口将达到3000万~5000万人,特别是在操作层面缺乏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因此,除了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更应该将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高地打造的重点。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并在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优良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

制造业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良好的科研创新与技术发明环境是留住和培养人才的关键。资料显示,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1%左右,而发达国家在3%以上;与此同时,去年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的平均比重仅为1.39%,而从全球来看,这一数据10年来的平均值是3.7%。如此微不足道的技术投入环境已经形成了对技术人员创新热情与能力提升的重大约束。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要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并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规模以上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由2015年的0.95%提高到2020年的1.68%。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营造全社会敢于冒险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与开放思维,塑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基本人文生态与精神风貌。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