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华:破除“官本位”造成的“人才浪费”

沈荣华:破除“官本位”造成的“人才浪费”

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纠正行政化、“官本位”倾向,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攻坚任务,长久以来备受关注。

警惕“学术本位”日趋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的形势对科研教学机构等事业单位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竞争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事业单位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愈显突出。特别是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问题,已成为制约人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

据了解,目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官本位”倾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政府部门看,行政化和“官本位”主要表现在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事业单位和专业人才。在现有体制框架中,事业单位是政府部门的从属机构,政府机关按照管理党政机关的方式管理事业单位;委任是目前事业单位负责人选拔任用的主要方式,事业单位负责人实际上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强大历史惯性,这种行政级别还在不断强化。

二是从事业单位看,行政权力过度膨胀,人们对行政级别过多热衷。在很多事业单位,行政权力主导人才的评价、激励和选拔任用,主导与人才利益和发展相关的资源分配;提拔到行政岗位上任职,已被普遍作为对优秀人才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行政职位升迁也已成为很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目标。

三是从社会舆论看,虽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高度赞赏,但对落实现状感到不理想。近年来,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行政化、“官本位”倾向丝毫未减,“学术本位”日趋淡薄,创新人才的实际地位不高,真正落实到他们身上的政策不多,这种导向对单位发展和人才成长都十分不利。

“官本位”渐成负累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共同职责,崇尚真理、尊重学术自由应当是其最本质特征,只有营造自由思考、自由研究、自由表达、坚持真理、不畏权威的良好学术环境,才能保障教学和科研人才能够继承、发扬和创造,才能培养和造就出一流人才。

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官本位”倾向、非学术导向的管理方式,无论对人才评价、激励,还是资源分配,都极大地伤害了教学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一位中科院院士说,“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影响很大,在研究所和大学,青年研究人员都想当所长、校长,在他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却去做了行政工作,这是一种人才浪费。一位人才学家坦言,现在的“官本位”、行政化超过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它比科研经费不足、创新力度不大等问题的杀伤力还大。现在人才地位不高,主要是人才的政治地位不高,提高人才政治地位有利于打破“官本位”、行政化。一位首席专家也提出,现在“官本位”在科研领域表现很突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你能搞科研,但不一定能当好官。解放人才,必须从消除“官本位”入手,做管理还是做科研,只能选一条。

可见,人才管理中存在行政化和“官本位”倾向,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都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