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

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质疑,但所有质疑都无法掩盖这一学说的思想光辉,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等一切不公正社会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和幸福的学说,代表了整个进步人类的理想追求。不仅如此,共产主义学说还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在今天不仅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被证伪,恰恰相反,而是越来越被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所证实,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毕生从事浩繁精深、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以极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对待自己的科学研究。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视;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用工人运动检验过,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尽管马克思逝世100多年来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所有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加以解释和说明。

马克思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实践能力及其所达到的结果,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及其社会形式。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创造新的生存方式、从使用石器过渡到使用金属工具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革会导致奴隶制度的社会后果。奴隶制是历史上最野蛮的剥削制度,但是在劳动生产率还很低下的条件下,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经过的社会形态,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铁器、牛耕以及新的耕作制度的出现,与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相适应,并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了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又是在封建社会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私有制社会的最高形式。把个体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资产阶级也正是凭借猛烈增长的社会化生产力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但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在性质上是不能相容的,资本主义曾经用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不可避免地要发展为对准资本主义自己的武器,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建立在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是否以社会化生产力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是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后的、根本的分界线。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不带任何主观随意性,而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认定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发力量推动下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