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林:建设一流大学,听听雷丁斯的声音

侯长林:建设一流大学,听听雷丁斯的声音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欧美一些国家先后提出过“一流大学”建设的口号。应该说,欧美“一流大学”建设对欧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欧美一些很有影响的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当时所在国家进行“一流大学”建设分不开。不过,反思欧美“一流大学”建设的过程,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文化学家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对欧美“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得很清楚,曾撰写《废墟中的大学》一书进行批判。他的质疑和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流大学”中的“一流”。雷丁斯批评欧美一流大学中的“一流”与理念无关,与民族文化无关,只是一个大学理念的幻影,没有具体所指,是一个“空洞的存在”,没有具体意义。同时,他还认为加拿大对“一流”概念的使用太宽泛。“一流”真正成了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但是,“一流”到底指涉什么,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第二,“一流”是通用的等级标准。欧美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一流”是通用的等级标准。在对班级大小、学生类型、资金情况等不同内容所做的各种各样的分类中,都用“一流”标准来衡量,即这个标准具有通用性。“一流大学”的最终标准是各个数字比例的结合,比如学生占20%,班级大小占18%,教师占20%,资金占10%,图书占12%,声望占20%。总之,各种数字成了衡量“一流”大学的“纲”和“目”,成了判定大学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雷丁斯认为,把“一流”作为一个等级指标,进行简单的数字高低比较,是不对的,尤其会使大学特色在追求通用等级指标的过程中丧失殆尽。

第三,“一流”是绩效指标。雷丁斯借用巴莱罗·卡拜尔的话批评英国的“成绩责任制是一种严格的会计学”,大学的社会责任“完全是提供有偿服务”,即社会根据大学的贡献提供有偿拨款。他认为:为追求“一流”的绩效指标,欧美的“大学正在向公司转型”,他甚至认为“大学不只像企业,它就是一个企业”。雷丁斯认为,当绩效指标成为大学管理的指挥棒时,实际上大学已经企业化了,大学看重的不再是大学自身的历史和传统,像“北美大学一样,一流正在替代文化诉求”;大学看重的是其市场的竞争力,向往和追求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体系。欧美大学对利益的过分追求,必然使其变得越来越功利,同时,也丧失了国家民族文化精神。雷丁斯认为,当大学失去了文化使命后,也就进入了大学的黄昏时代,走向了“废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