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历来重视诚信建设,并把诚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党的十八大将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加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夯实诚信经济基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的基础。针对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今后要“推动建立质量信用征信系统,加快完善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平台,建立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昭告天下”;联合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这些重要举措都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尽快建立起“市场交易、信义为先”的理念,将市场经济放进诚信经营的框架内,促其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诚信法律法规,构建制度化诚信体系。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信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失信现象的打击惩处力度,肃清虚假广告、虚假信息等社会生活领域的“流毒”,用法律手段促进和规范社会诚信体制建设,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丰富诚信思想内涵,探索诚信教育新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诚信思想底蕴,用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诚信思想内涵。多宣传先进典型,让人们感知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自觉地诚信做事,使诚实守信成为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学校要将诚信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借助广播、校报等多种方式宣传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诚信的力量;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互评机制等,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规范学生的行为,让诚信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韩非子曾言:“小信诚则大信立。”诚信不仅关系到经济领域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还关系到社会领域的诚实、公正问题。加强诚信建设,于国于民至关重要。每个公民要从今时今日做起,将“诚信”刻在心底、落实在行动中,“信”立天下,“诚”就未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