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承匠人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传承匠人精神

 【事件介绍】

昔日“高冷”纪录片缘何频成今日“网红”

近两年,越来越多纪录片成为网络“爆款”,仅靠“运气”解释似乎远远不够。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视频网站上的持续走红,让纪录片再次成为大众焦点。此前,《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引发的观众追片热情,也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近两年,越来越多纪录片成为网络“爆款”,并且收获了包括90后二次元观众在内的年轻观众拥趸。昔日“高冷”的纪录片缘何频成今日“网红”,仅仅靠“运气”来解释似乎远远不够。

从“不明觉厉”到“明明白白”

2016年年初,一部小成本制作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后,随后在网络播出,没想到一夜爆红。随着网络传播的发酵效应,该纪录片除了赢得千万级点击量的增长外,也赢得了超高的口碑:一向以苛刻著称的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罕见的9.5分,这一分数超过了同期大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也超过了去年口碑颇高的国产品质剧《琅琊榜》。

对于这样的成绩,《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叶君坦言“意料之外”。相对于很多纪录片的资深导演,出生于1983年的叶君有着80后的思维,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的“萌萌哒”、“图样图森破”等网络语言也更接近90后的表述。他透露,《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的名字叫《故宫心传》,“‘心传’就是‘用心传递’的意思,比较有文学性,一看就让人‘不明觉厉’。但我们更想让人一看就明明白白,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事实上,不仅是纪录片的名字更“明明白白”,《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镜头语言也一改以往文史纪录片易高深莫测的风格,也更接地气。叶君说:“以浅显易懂的讲述方式,呈现了故宫文物修复的场景和文物修复师的生活,可能是它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也用着手机坐着地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传统,做一部让外行、年轻观众都看得下去的纪录片。” 

从更重“讲道理”到更重“摆事实”

除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外,央视纪录频道在今年还将陆续推出《功夫少林》、《自然的力量》、《金山》、《航拍中国》等多部纪录片。

“是否成为网红,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也没法预判,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红了。但当下纪录片确实要学会放下身段,我们也一直在朝‘大众纪录片’的方向努力。”《自然的力量》导演李文举告诉记者:“以前的纪录片思路可能论述为主,更侧重于讲道理。《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做纪录片的理念就是“摆事实,不讲道理”。所以,要让大家都看得下去的纪录片,对纪录片人来说,可能更多地通过片子呈现故事样貌,至于线外之音,就让观众自己去理解。” 

《舌尖上的中国》也是纪录片“爆款”。

如李文举所说,《自然的力量》拍摄历时5年,主创团队足迹遍及中国四大无人区等偏远地区。屏幕上,成群结队的雌性藏羚羊为了繁育下一代长途跋涉,生产后又携着幼崽返回原先的家园。为了拍摄浩浩荡荡的藏羚羊群行进在广袤的原野上,“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了1000多公里。”

不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种看上去只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也被证明了是大众喜欢的方式。在传统电视受到互联网全面冲击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开播5年来一直逆势而上、收视份额达到20%的年平均增长率也是最好的数据佐证。

“网红”前景可期

做让大众看得进去的纪录片,也为纪录片真正进驻院线成为“常客”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两部纪录片登陆院线并创下了纪录片票房的“千万记录”:一部是2015年5月上映的《旋风9日》,以邓小平访美为题材,票房超过1600万元;一部是2015年10月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以西藏为背景,票房为1050万元。   

纪录电影《喜马拉雅天梯》2015年10月上映。

此外,利用《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IP效应,纪录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也登上大银幕。尽管和票房动辄数亿的故事片相比,纪录片的票房体量只能算杯水车薪,但这些信号的集中释放,也足以证明纪录片的大众基础并非一句空话。

在业内人士看来,英国BBC播放《中国故事》,韩国KBS电视台拍摄《超级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外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中国,也说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着大量感兴趣的国外观众;中国自制纪录片的理念和水准也都在迅速向国际靠拢。如此,昔日“小众”的此类题材的纪录片,一不小心成为世界范围的“网红”,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