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不能丢掉“老祖宗”

实现中国梦不能丢掉“老祖宗”

纵观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会发现,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姓“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姓“马”,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老祖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老祖宗”。新时期,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光明大道。

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目标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事业越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就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中开辟出来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问题之“的”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有机统一的重大成果。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丢“老祖宗”,才能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占领国际舆论高地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前,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自由、民主、平等、公正这些我们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却被西方国家视为它们拥有唯一解释权的“普世价值”。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不能作出超越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我们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就难免陷入有理讲不清的境地。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化思想认识、开展舆论斗争,我们才能占领国际舆论高地。

经济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慧养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多。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本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我们看待问题、制定政策才能符合国情、符合实际;只有坚持矛盾辩证运动原理,才能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正视矛盾、解决矛盾;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只有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才能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注重“道”的民族,是注重精神家园的民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一股精气神。自从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精神就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孕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就是人为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益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