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谈农业经济发展:改善供求关系 理顺价格机制

专家学者谈农业经济发展:改善供求关系 理顺价格机制

摘要:为保持农业平稳发展势头,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当前,农产品供求、价格等方面出现失衡,一方面粮食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库存高企,另一方面农产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屡创新高,特别是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同时,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不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农产品供需关系,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在一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报告发布之际,本报邀请4位专家就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主持人:记者 刘 慧 黄俊毅

嘉 宾: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汉权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习银生

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资深分析师 陈艳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朱增勇

农业经济平稳开局

中国农业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一季度我国农业经济平稳开局,为全年农业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我国农业形势如何?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如何?

黄汉权:中国农业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一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分别为100.4点和93.3点,虽然比去年四季度低0.9点和6.7点,但仍处于景气区间和“绿灯区”,做到了平稳开局,为实现全年农业稳定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习银生:当前玉米处于阶段性过剩状态,库存高企。为顺利开启去库存进程,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去年降低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今年3月底,国家明确将启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此前,农业部发布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规划,计划通过粮改饲等多种措施在未来5年压缩玉米面积5000万亩以上。这一系列政策调整有利于减少库存增量,为加快去库存提供有利条件。

陈艳军:2014年我国开始实施大豆目标价格制,不再对东北地区大豆进行临储收购,虽然农民惜售和国产大豆的食用特性,使国产大豆价格一直高于进口大豆,但东北大豆价格仍快速回落,与进口大豆的价差由2014年的每吨1000元至1600元回落至当前的每吨100元至400元,且因进口大豆进入食用领域数量增加,使得国产大豆需求量较往年下降,销售难度增加。不过目前关内大豆基本售罄,需求主要依靠东北大豆,黑龙江地区在4月份集中售粮之后,农户手中大豆不足两成。此外,东北地区新季大豆已经陆续开始播种,农忙期间农民售粮数量将阶段性下降,也支撑了国产大豆价格。

朱增勇:2016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累涨13.0%,5月第一周创历史新高。农业部4000个监测点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0个月环比下滑后企稳,2016年3月存栏环比持平,同比减少6.3%,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下滑直接影响了仔猪供应、生猪存栏量和猪肉生产能力,导致猪肉市场供需偏紧的状态和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为了稳定猪肉市场,去年12月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分7批向市场出库投放了12.2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另外,近期北京、浙江、陕西等12个省市也陆续投放了地方储备猪肉,共投放了近3万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