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功臣政治

中国历史上的功臣政治

摘要:与王朝政治相伴随,许多朝代开国之初,都有功臣政治问题。在朝代兴替的过程中,无非是天下暴动、和平政变和外敌入侵等几种基本方式。通过激烈的战争方式完成改朝换代的新朝,如汉、唐、明常常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功臣政治。

中国古代政治史,常常以朝代为限,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确实是一种重大历史现象。从远处看,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创了朝代政治的先河,而中国人熟知的朝代故事,还是发生在秦汉之后。历代王朝,如同遵循生物规律一样,几乎都存在着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过程,这就成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探索朝代兴亡,汲取经验教训。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一课题的高度概括。

与王朝政治相伴随,许多朝代开国之初,都有功臣政治问题。在朝代兴替的过程中,无非是天下暴动、和平政变和外敌入侵等几种基本方式。通过激烈的战争方式完成改朝换代的新朝,如汉、唐、明常常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功臣政治。通过政变完成的改朝换代,新朝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臣问题,如隋朝、宋朝,但功臣政治问题并不严重。几乎可以断定,凡是依靠功臣努力完成改朝换代的时代,功臣政治就会如影随形地产生。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极端形式,无论胜败,都会伴随着巨大的牺牲。皇帝带领团队打天下,不能仅凭自己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更多需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军事集团的重要成员们。他们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最后击败对手,逐鹿成功。新的王朝诞生了,这是铁血战斗后的结果。对于功臣而言,新的王朝是他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被尊称为功臣。秦叔宝(名琼)是唐太宗的功臣,两军阵前,多次刺杀敌人最醒目的骁将。贞观时期,经常患病,他说自己经过的战阵二百多次,无数次受伤,前后流血加起来得有几十斗,怎能不患病呢?结果,贞观十二年(638年),他就去世了。功臣的鲜血是新朝建立的基础,没有功臣们的战斗功勋,就没有新王朝的建立。

新王朝不能忘记功臣们的功勋,所以建国之后都会特意表彰功勋,一个显赫的功臣阶层拔地而起。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常常伴随着一个阶层的兴起,成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新的再生道路。这是从政治作用于社会来观察的,而就朝廷政治而言,功臣们存在更主要是政治形态的,他们的历史功勋会转化成现实的政治能量,在新时期继续发挥作用。

西汉的功臣政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西汉是没有任何历史基础,单凭军事斗争建立起来的王朝,很多问题都是首次遭遇。汉代对功臣采取分封的手段进行肯定,当初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有一百四十三人被封为侯,史书记载清楚,在举行封爵之礼的时候,还有相应的誓言,即“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即使黄河变成了衣带,即使太山(泰山)变成了磨刀石,封国也会永远存在下去,世代享用。同时,“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这大约就是白马盟的内容。这个宣誓,显然是皇帝对功臣们的庄严承诺。当然,史书也记录了白马盟的另一项内容,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是功臣们对皇室的承诺,绝不允许非刘邦子孙成为皇帝。

政权到手了,皇帝世世代代享受最高权力与荣誉,决不能忘记给自己的一班兄弟分一杯羹。汉高祖与功臣们刑白马歃血为盟誓,功臣们要世代忠诚刘氏天下,而功臣们有功,也可以世代享受高官厚禄。但是,这种形式隆重的宣誓及其背后封侯赐位的政治分享,仅仅是赏功吗?当然不是。跟随刘邦平定天下的功臣们,除了张良一心要退隐之外,功臣们都成为新朝廷的重臣,成为辅佐皇帝的核心力量。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对此特别概括汉初政治的“布衣将相之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功臣集团当然不是单纯的历史概念,他们在现实政治中也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皇权对于功臣的依赖,不仅是从前的功勋,更重要的是现实政治的维护与支持。相对而言,新王朝要治理当今天下,虽然竞争对手被消灭了,但是治理任务同样繁重。汉高祖的《大风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句,这绝对是新王朝的急迫任务,而举目四顾,皇帝能够信任的只有功臣集团。

与西汉相比,后来的功臣问题一般并不严重。汉光武帝有二十八功臣,后世称作云台二十八将,富贵荣华,并不稍缺。但是,汉光武帝却不给功臣们具体的政治权力,不让他们担任朝廷要职。唐高祖晋阳起兵,建唐之后,公布太原起兵功臣,明确功臣享有法律特权,不与政治职位相联系,所遵行的可以认为正是光武帝的政策。赵匡胤建立北宋,黄袍加身的背后有一批军事将领的支持,后来又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也出现了一批北宋的建国功臣。天下稳定之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功臣们的兵权,报以大型地产和豪宅,用经济利益换取功臣们的不参政,依然是光武帝的思路。明太祖朱元璋对待功臣的办法过于残酷,胡蓝之狱先后有几万人被株连,曾经的战斗友谊一扫而空。皇帝感到功臣集团的巨大政治威胁,才会出此下策。一方面是明太祖过于敏感的心理发挥扩大化的想象,另一方面是战后君主与功臣的关系确实存在某种紧张。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