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慕贤:中德关系将朝哪个方向发展

柯慕贤:中德关系将朝哪个方向发展

编者按: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于6月12日至6月1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德两国总理将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当前,中德两国关系处于何种水平?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两国政府磋商的主要内容和宗旨是什么?就此,本报特别约请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先生撰写本文。

中德政府6月磋商:双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中德两国今年6月将举行第四轮政府磋商,届时,两国政府首脑和主要政府官员将齐聚一堂。这是一项艰巨的政治和组织工作,相信中国作为东道主,将再次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和令人称赞的组织圆满完成这一任务。政府磋商这一合作形式在中国外交实践中独一无二,并得到了两国最高领导的支持。此次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九次访问中国,默克尔总理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之高,大概没有一个其他外国政治领导人能出其右。同时,中国领导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友好态度。在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举行的一系列会谈中,双方既充满信任又非常深入。去年,德国总理访问北京时,李克强总理就给予了热情接待,并陪同默克尔总理一并前往自己的故乡安徽进行访问。这种特别安排深深感动了我们德国人民。

当前,德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不论是政治关系、还是经济和文化关系,德国与中国都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友好。根据相关数据,2015年,受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不少国家的贸易额都有所下降。但中德两国的贸易额却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两国贸易额几乎没有受到负面影响,仍远远超过1600亿欧元。同时,德国在华企业数量远超其他西方国家,总数达到约6000家。此外,两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也很频繁,超过了与各自所在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程度,堪称最密切的交流合作。

中德卓越的关系会保持下去吗?

中德卓越的关系会保持下去吗?对此问题,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生动的讨论,《学习时报》也曾登载了这方面的内容:中国与欧洲、特别是与德国的关系有哪些意义?这些关系真的会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好吗?欧洲会克服目前的多重危机吗?如失败,欧洲将何去何从?在中国,不少评论家认为,被削弱的欧洲可能会更加亲近美国。他们认为,“欧洲强大则会与美国保持距离,欧洲衰弱则与美国亲近”,并由此来判断中国在全球的地位。而德国作为欧洲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力量在这些考量中处于中心位置。

放眼今天的欧洲,只有职业乐天派,才能乐观地看待未来。我就是这样的人。2014年和2015年主权债务危机风暴之后,信心似乎终于重新回归欧元区。欧洲似乎渐渐又恢复了行动能力。然后,难民危机就来了,与之相连的是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浪潮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冲击,这一浪潮何时结束尚不得而知。“英国退欧”“希腊退欧”的场景没有消失,在6月英国将举行全民公决的背景下,“退欧”的可能性在人们心里投下了一片很大的阴影。

德国能否使欧洲继续保持稳定?

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上,虽然人们对德国所采取的团结互助与自身整顿相结合的政策曾经有些争议,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政策是正确的:德国已三年没有出现新的财政赤字,并正在慢慢减少整体债务。德国甚至成功做到了,在承担难民涌入巨大费用的情况下也没有新举债。德国失业率达到三十年来最低水平,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德国的经济增长也一直保持了稳定。可以清楚地看到,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很早就进行艰难痛苦结构改革的欧盟国家,现在其经济增长和公共财政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国家里是最好的。

难民危机的爆发给欧洲带来了一些挑战。欧洲各国国内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并对传统的政党结构产生威胁。有舆论将此归结于蜂拥而至的难民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冲击。然而,德国在2015年共接收了100多万难民,这一数据远超过其他欧洲国家接收难民人数之和。但是在应对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问题上,德国却展现出了很强的应对能力。在目前德国国内民意调查中,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AfD)虽有一定的支持率,但仍属于代表少数人的边缘现象。那些公开活动的极右翼政党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

其主要原因一是,德国经济繁荣并且社会保障制度运转良好,之所以能运转良好是因为德国在几年前就已经避免了政府的过度支出。二是,德国是一个“牢固设防”的法治国家,不易滋生腐败,不会使太多人产生不满或无奈地听任权贵阶层摆布。此外,大多数民众仍保持着乐于助人的美德,也能够宽容地对待宗教少数群体和其他少数群体。当然,这要归功于德国战后对反人类的纳粹历史进行了彻底反思。

我相信,虽然极个别群体会不断进行民粹主义试探,但都将以失败告终。德国和其他国家今后仍有能力继续抵御这些试探。德国将作为稳定的中心把欧洲团结在一起。

与中国发展更强有力关系的最佳保障:强大的德国和稳定的欧洲

对华关系上,我依然是个乐观主义者,不仅仅是因为“职业乐天派”的缘故。当然也有我们意见相左的地方,但在政治和民众心性方面——尽管政治、文化制度以及传统方面的差异——有很多相同之处。德国人和中国人都坚信,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教育和创造力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基础,德国国家最高领导也同样秉持这一理念。同时,我们两国公民都是节俭储蓄型的,习惯以合理、谨慎的态度确保财政安全,不过多依赖他人。两国政治领导人在会晤时可能会就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双方能通过哪些方式有效减少债务、促进改革;如何借助以工业4.0为代表的制造业数字化,重新走上稳定成长之路;在外交政策方面,两国对军事干预都持极为慎重的态度。在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阿富汗和叙利亚稳定这点上,中国和德国的想法很相似。6月在北京当然也会谈及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