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验式阅读 实体书店能否重迎“春天”?(3)

创新体验式阅读 实体书店能否重迎“春天”?(3)

实体书店需“他救”更需“自救”

近年来,在网络书店、数字阅读的激烈冲击下,在休闲娱乐多元化的无情挤压下,国内不少实体书店日渐萧条,生意愈来愈惨淡,要么经营持续亏损,要么只有关张走人,而且这种倒闭潮还有蔓延之势。然而,实体书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地与精神地标,是老百姓生活品质、文明素养的重要载体和体现。面对实体书店的萧条与倒闭潮,政府确实应该出手施救,抢救实体书店于危难。

事实上,自2013年开始,相关部门就在试点实体书店扶持工作,同时推出图书批发和零售环节免除增值税等政策。据统计,三年来中央财政用3亿元专项资金扶持了全国210余家实体书店;每年仅增值税减免就为实体书店减轻税负50亿元。实体书店获得这些财政“撑腰”后,其总量下滑的趋势据说基本止住。但我们显然不应满足于此,还需尽力打造实体书店的春天。何况,像上海等发达城市,在全国较早较好地对实体书店实行了扶持,实体书店在当地明显回暖,但还有很多地方却是努力不够、效果不彰。

此番,11部委提出,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形成大型书城、连锁书店、中小特色书店及社区便民书店、农村书店、校园书店等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这些条款,能倒逼地方政府对实体书店进行“输血”。鼓励创新经营,推动与网络融合发展,规范出版市场、打击侵权盗版等,则是为实体书店做好“外围”服务。

当然,政府对实体书店“输血”,以及做好“外围”服务,只是实体书店重获生机的外因。实体书店需他救更需自救。它们面临的主要困境,一是读者越来越追捧电子阅读;二是网店价格战抢走大量客源;三是经营方式传统,市场活力不够。这就需要实体书店在吸引读者上多下功夫。如将书店开进医院、酒店等,开设女性主题和电影主题等特色书店,或试行咖啡、住宿等多元化经营,由单一售书向综合性文化服务转型。当实体书店成为智慧的扩散者、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的供应者,也就有了勃兴的可能。

【启示与思考】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时至今日,实体书店仍然是爱书人的精神栖息空间,牵系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情结。正因如此,在实体书店行业陷入萎缩的今天,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才如此引人关注。在政策措施方面,《意见》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扶持,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减免房租、落实免增值税、城市规划建设预留10%建筑面积用于书店的经营场所等,都切中当下制约实体书店发展的几大问题,如果得以顺利落实,必然会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底气。

新的发展契机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也要看到,出台《意见》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实体书店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引导这个行业积极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实体书店不主动寻求创新,仅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难以凝聚发展后劲,未来的繁荣更是无从谈起。

实体书店,要拼好一个“实”字。这个实,自然是出售的书必须质量过硬。质量如何过硬,自然要在书的进货渠道上要实打实,尤其要走正规出版的渠道,不能任由哪里便宜就到哪里去,完全不顾书的质量,这样,即便是盈利,也是短时的。我们只有在出售书的质量上做实文章,才能让实体书店树立信誉,赢得回头率。

实体书店,更要拼周到的服务质量。人家到你们书店来买书,你就要给予热情的推荐解答,现在的实体书店,尤其是乡镇上开出的实体书店,去的都是两头年龄的人,对于上了年纪的,还有未成年人,我们只有做好认真周到的服务,恰如其分地帮助他们推荐好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才能用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真正巩固老顾客,并以老带新,让书店走良性发展之路。

实体书店,更要拼一份温馨的书香品质。实体书店,我们可以兼顾环境设置,适当地留出阅读空间。虽然现在《意见》给实体书店营造了市场生态空间,但书店也要自我革命,不必跟网络书店拼价格,而要提供阅读的价值,尤其要拼吸引读者的书香价值,这样,书店就不是买书卖书那么简单,更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书香氛围,也为实体书店真正注入后劲。同时也印证了《意见》中提出的突出文化创意和品牌效应,等于为社会多营造了优质阅读空间。

旧的书店形态或将式微,而人们所等待的,“愿天堂就是书店的模样”般美好的地方,正在商业形态的迭代中慢慢呈现。一个和阅读约会的民族,静美而深邃,绚烂而坚毅,值得领受未来的祝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