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若干基本认识
以上,本文对95年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做了认真的、全面的回顾。那么,从中我们应该得出怎样的基本认识呢?
第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究竟为了谁?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为了绝大多数的人,为了人民群众,也即为民。中国共产党认为,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是为了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伟大事业,共产党只有通过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做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为人民服务,既构成共产党的出发点,也构成共产党的归宿。
第二,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路线怎样才能做到为民?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就是为了要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要认真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就必须说实话、议实情、干实事,也即一定要务实。务实,既要操务群众的大事,也要操务群众的小事。对于抓好群众的小事,毛泽东还特别强调,群众日常生活的问题,小到他们柴米油盐的问题、木桥太小会不会跌倒行人的问题,都是共产党人要着力解决的实事。只有操务并坐实这些小事,人民群众才会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确切地感知到党在关心他们,由此信任党,拥护党,跟着党。
第三,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为了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应该说是为了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清廉的问题,一个是民主的问题。
首先,共产党的干部面临着是否清廉的问题。干群关系,或者说官民关系,是共产党内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内普遍存在的关系,无法刻意绕开的关系。共产党执政时期,由于长期处在和平时期,又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干部贪污腐败的可能性和机会就更多些了。正因为这样,和战争时代有所不同,当前的反腐倡廉已经成为党的一项最为迫切的任务。而且,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反腐败。那么,为了坚决反腐败,达到清廉,党只有借重群众路线,运用群众路线。防止腐败,保证清廉,已经构成了新时期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重点工作。
其次,共产党的干部面临着是否民主的问题。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高高在上、养尊处优、当官做老爷等等封建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官员的通病,也会在共产党的干部身上发生。正因为这样,党在一开始提出群众路线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时候,其针对性、指向性就十分明确,那就是为了反对和扫除这些有害的风气和做法。我们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反对专断、专制,充分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使“四个民主”法律化、制度化、常态化。如果离开了民主,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等弊端就难以根除。由此可见,真正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否实行民主构成其核心和关键。
上述四点基本认识,归纳起来说,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为民、务实、清廉和民主。掌握和运用群众路线,一定要抓住这四大实质。这四大实质说明,群众路线是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领导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之所在。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