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两学一做”看点多

基层“两学一做”看点多

“七一”临近,各县(市)区“两学一做”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地在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方式的同时,把“两学一做”与项目建设、扶贫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看点多多。

郑路镇——多“声道”奏响“两学一做”主旋律

今年,商河县郑路镇将“两学一做”纳入中心工作,每周定期组织全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和交流讨论,并以多项举措为引导,全力奏响“两学一做”的主旋律。

为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全镇党员接受思想洗礼,从今年5月份开始,郑路镇组织开展了“两重温、两对照”党员主题日活动。在党委副书记书记苏平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手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同时,该镇党员主题日活动也在各村党支部同步展开,全镇参会党员达1800余人。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工作,该镇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活动配档表,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为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该镇积极运用“互联网+”党建微信平台,构造指尖上的党建学习课堂。

微信公众号“郑路镇政府”新开设党建助力模块,不定期刊发有关“两学一做”的动态和文章;各党支部均成立了自己的微信群组,不定期学习、讨论,分享心得体会;郑路“工作快线群”每周五均进行工作交流,多种多媒体手段广泛运用,打造郑路镇党员“永不下课”的学习教育课堂。线上,党员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学习党章、系列讲话,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如何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上进行深入思考讨论。随着学习教育的全面启动,该镇各党支部还将结合实际,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增强学习教育力度、广度、深度,推进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夯实信仰基础、增强党性原则。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按章办事的意识,加强基层工作规范化要求,郑路镇4月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和意见,进一步提升党员组织生活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各村、各部门重点工作流程化操作、标准化管理,切实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陈超)

双泉镇——“两学一做”送到群众心坎上

连日攀升的气温,火热的骄阳,就连平日里在田间农忙的村民们也都尽量避开高温。然而,在长清区双泉镇,有一支队伍,男男女女、冒着高温、背着工具、带着遮阳帽、拿着大水壶,穿梭在核桃地里为贫困户免费嫁接……他们就是长清区双泉镇的党员扶贫解困嫁接服务队。西坦村的武守明有3亩核桃树,虽然因脑血栓行动不便,但是他还是坚持拄着拐杖给队员们送水,“这党员扶贫嫁接服务队把技术送到了家门口!”

时下正是果树嫁接的关键时期,双泉镇党员扶贫解困嫁接服务队队员们纷纷走进贫困户田中,为全镇近四百户种植林果的贫困户提供进行免费的果树嫁接服务,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已经免费为贫困户嫁接了近10万个接穗。带队的双泉镇书堂峪村村民刘庆军是名老党员,也是队里的“技术一把手”,连日的室外嫁接让他看上去越发黑瘦了。当问起组建这支队伍的初衷时,刘庆军说:“现在精准扶贫是咱们国家的重点工作,作为党员就该听从党的号召,我也考虑了很多,我能干什么?虽然我没钱,但是我有技术,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在刘庆军的带动下,服务队由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现在30人,队员都是嫁接方面的农民专家,拥有着丰富的嫁接经验,他们当中有年近六十的老党员,也有刚加入的入党积极分子,有的身体患病落下残疾还坚持参加服务活动,他们放弃了高薪嫁接的邀请,自愿加入到义务“精准扶贫”的大队伍中。

之所以拥有这样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觉悟的农村党员干部,与近几年长清区连续不断的狠抓基层党建密不可分。长清区结合实际情况,在党建工作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把“特色产业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产业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培养出一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合格党员。目前,双泉镇6.5万亩核桃已经进入盛果期,核桃产业现已成为全镇脱贫致富的主导林果产业,双泉镇的党员干部们正迎着六月的骄阳,为贫困户们嫁接着脱贫致富的梦想,贡献着共产党员的力量!

(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李娜 石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