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智勘灰栏记(2)

包待制智勘灰栏记(2)

摘要:元代作家李行甫(李潜夫)创作的杂剧《包待制智勘灰栏记》,是一个具有世界声誉的包公戏。很早就传播到国外,有多种外文译本。1933年被选入《世界戏剧》一书,由英国伦敦阿普尔顿出版公司出版。德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还根据这个剧目改编为《高加索灰栏记》,广为传播。

下得堂来,张海棠叫了声冤屈,又被赵令史掌嘴。“我这衙门问事,真个官清法正,件件依条律的,还有那个清官清如我老爷的?”苏太守自己也说:“今后断事我不嗔,也不管他原告事虚真。笞杖徒流凭你问,只要得的钱财做两分分。”

郑州衙门点了董超,薛霸,押送张海棠到开封府定罪去,赵令史和马家大娘子给了他们俩各五两银子,要他们在半路上害死张海棠。路遇风雪,苦不堪言。正巧遇到张林。原来张林到开封做了衙役“五衙都首领”,正要去迎接延边赏军归来的包公。由此阻止了董超、薛霸,陪着妹妹到开封府。

灰栏测试见亲情

包公在开封府见了郑州过来的公文就有怀疑,“因奸药死丈夫,强夺正妻所生之子,混赖家私,此系十恶大罪,决不待时的。我老夫想来,药死丈夫,恶妇人也,常有这事。只是强夺正妻所生之子,是儿子怎么好强夺的?况奸夫又无指实,恐其中或有冤枉”。

包公提审此案,听了张海棠的申诉,又传了大娘子到庭,以及被大娘子买通的一干旁证的证词。然后包公叫张林上来,“取石灰来,在阶下画个栏儿。着这孩儿在栏内,着他两个女人,拽这孩儿出灰栏外来。若是他亲养的孩儿,便拽得出来;不是他亲养的孩儿,便拽不出来”。连着试了两次,都是大娘子把孩子拽到手里。

包公于是假意要打张海棠,张海棠哭诉:“妾身自嫁马员外,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方才抬举的他五岁。不争为这孩儿,两家硬夺,中间必有损伤。孩儿幼小,倘或扭折他胳膊,爷爷就打死妇人,也不敢用力拽他出这灰栏外来,只望爷爷可怜见咱。”

包公断定,“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古人有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你看这一个灰栏,倒也包藏着十分利害。那妇人本意要图占马均卿的家私,所以要强夺这孩儿,岂知其中真假,早已不辨自明了也。本为家私赖子孙,灰栏辨出假和真。外相温柔心毒狠,亲者原来则是亲”。

包公已经听说郑州衙门里的赵令史和马家大娘子有奸,派人把赵令史抓来。到案后这赵令史声辩说:“难道老爷不看见的,那个妇人满面都是抹粉的,若洗下了这粉,成了甚么嘴脸?丢在路上也没人要,小的怎肯去与他通奸,做这等勾当!”可张林作证,说那天见大娘子和赵令史在路上嘱咐董超、薛霸,要害张海棠。赵令史见势头不妙,立刻承认,“小的与那妇人往来,已非一日,依条例也只问的个和奸,不至死罪。这毒药的事。虽是小的去买的药,实不出小的本意”。大娘子只得也认罪。

包公最后判决:

“郑州太守苏顺,刑名违错,革去冠带为民,永不叙用。街坊老娘人等,不合接受买告财物,当厅硬证,各杖八十,流三百里。董超、薛霸,依在官人役,不合有事受财,比常人加一等,杖一百,发远恶地面充军。奸夫奸妇,不合用毒药谋死马均卿,强夺孩儿,混赖家计,拟凌迟,押付市曹,各剐一百二十刀处死。所有家财,都付张海棠执业。孩儿寿郎,携归抚养。张林着与妹同居,免其差役。”

众源汇成的智慧故事

《灰栏记》这个故事有多种来源。东汉的著作《风俗通》中记载的西汉颍川太守黄霸的故事。说颍川有富室,兄弟同居,两妯娌都怀孕。大嫂的孩子流产了,大嫂就抢了弟媳妇生的儿子。双方争讼了三年,官府无法断决。报到太守黄霸衙门里,黄霸派人抱着那个小孩子站在院子里,命令两妯娌来抢,谁抢到就是谁的孩子。黄霸观察到那个大嫂抢夺的动作很大,而那个弟媳妇“情极凄怆”,缩手缩脚。黄霸痛骂大嫂:“你不过是贪多分家财,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安危,这事太明显了。”大嫂只得服罪,孩子归了弟媳妇。

古印度的佛教经典《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在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由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等译为中文。《贤愚经》主要讲述佛陀前生作菩萨时的种种本缘经历故事,援引了印度当时的许多民间故事。其中第十一卷也有类似的故事。说有两个争夺婴儿的妇女来求见国王,国王命令两人各牵孩子的一只手,能够用力把孩子拉到自己一边来的,“谁能得者。即是其儿”。国王观察到有一个妇女“尽力顿牵,不恐伤损”。而另一个“随从爱护,不忍抴挽”。国王由此判断真伪。

而在西亚古希伯来人的《旧约·列王纪上》上,载有所罗门王故事,也是如出一辙。说是有两个妓女来,站在国王面前,请国王判断孩子是谁的。国王就吩咐说,“拿刀来,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一个妓女急忙求饶,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另一则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国王于是判决:“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

在这三个故事里,自然是所罗门王的故事时间最早,《贤愚经》次之,《风俗通》最晚。很有可能是各地民间逐渐传播而形成的。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