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三个关系(2)

如何读懂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三个关系(2)

摘要:习总书记的讲话高扬理想信念,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只有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理论,才可能真正占据历史的制高点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还用大篇幅谈到了理论的重要性,但谈的最多的是理论与时代、与实践的关系。”樊鹏向记者指出,总书记重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通篇讲话中,凡涉及对党的指导理论的重要论述,都将之放在时代和实践的层面来谈。总书记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次重要讲话的启迪在于,理论坚守要与时代发展、实践创新相并而行,相互统一。

樊鹏认为,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那么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引领。理论在本质上一定是可以检验的、可以证伪的,需要经得起时代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宣称不需要检验的理论不是理论,而是宗教教义和信条。理论要能拿来使用,不能使用的理论就会变成教条,就会被抛弃、被忘记。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理论则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同时,总书记引用恩格斯的话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作为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需要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

正确的理论应当指向未来,应当用无尽可能对理论的韧性加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他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樊鹏认为,只有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理论,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实践中挑战和问题,才可能真正占据历史和道德的制高点。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