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李松林:【习总书记治国理政进行时】看透渊源 重在实践(9)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叫拉美陷阱,拉美国家听从美国人的建议,采取了几项经济发展措施,其结果是让这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之后长时期不动,而这些国家掉进陷阱几十年出不来。这么多年人均GDP不增长,老百姓还有希望吗?政权还能维持吗?马英九为什么败了?不就败在“633”计划没能实现吗?预计6%的增长率,2014年台湾为这个数字奋斗,结果却还不到2%,2015年完成0.85%,2016年前4个月经济都是负增长。而大陆一直保持在6%-7%之间。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风景这边独好”。

第五个方面,提出来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发展内涵的丰富和提升,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第六个方面,强调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到质量和效益上来,要下决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更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改革稳定,这是小平同志讲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和邓小平同志的观点是一致的。

第二,政治方面,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表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

其二,论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关键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其三,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这个发展强调了协商民主的问题,而且告诫诸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记住了,协商在前,不是您决定完再去协商,而是协商在前。协商民主越来越要求提升干部能力。

其四,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对法治中国的科学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读。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宪治国。法治中国的科学内涵强调了四个方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进一步的解读,其中第一条讲了引领作用,第二条强调依法行政,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再有一条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了治理作用。

管理和治理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管理,政府是主体,老百姓和社会组织是被管理的对象,我们首先明白这两者的目标角色。治理,政府是治理的主体,又是被治理的主要对象;老百姓和社会组织既是被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主体。所以,角色跟过去相比已经异位了。那么,与过去比较而言,政府的权力是大了?还是小了?

你们可能感受没那么深刻,现在的孩子们感受特别深刻,怎么感受?你就看看考公务员队伍的人多了还是少了。2014年就拦腰一刀少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会少了?没有别的因素,就一条:政府的权力比过去少了,要求多了,责任多了。现在要实行什么?准入制度,还要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正面清单制度。实行负面清单制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目了然。权力少了,要求多了。今天,我们的干部们要完成从原来的行政管理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没有这种转变,2020年要建成法治政府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句话是严格执法。执法就是反对金钱办案,公正司法。这句话三中全会讲了,四中全会还讲了,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像呼格吉勒图案,我那会儿在内蒙讲课,讲到呼格吉勒图是不是草菅人命?这个案子首先就被负责该案的呼和浩特公安局新城分局副局长冯志明和办案人员认定其有罪,所以在这条上的的确确挺难的。所以,要让每一个案件都不出毛病,现在你们告诉我,法官们难不难?原来的法官会说,反正也不是我判案,不都是领导判案吗?所以深圳的一个法官干了12年,他说我不干了,一是钱少,不是我做主。还有一条——危险性,所以我不想再这儿干了。现在深圳改革率先从司法部门开始,最后法官说,那我现在干了,因为工资这块比过去提升了,将来法官最高一级比院长的工资还要高一点。二是法官可以直接判案。没有什么“领导干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又出来了,出什么问题了?这位法官干了12年,没问题,但是年轻的法官呢?问题多不多?所以年轻的法官就说,原来都是领导判案,我反正是拟完了,最后领导决定,我一念就完了。现在不同了,领导是说不干涉,他不干涉,我就出了毛病,终身追究,我不敢说我判的案百分之百是正确的。

所以今天也出了一个问题,也有一个经验问题,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今天司法这块也挺难。

坚持全民守法。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

针对有些官员权力扭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怎么关?反腐败咱们讲太多了。

第三,文化方面,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怎么建设?目标有五条。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四个方面,核心价值观是三个层面,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咱们在这方面要起带头模范作用。

二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是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这需要以中华文化伟大繁荣为先决条件。根和魂,我们未来实现两岸统一,中华文化这块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提一个问题:未来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在四年半之内,咱们要让文化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怎么才能成为支柱产业?

2013年,我去韩国参观了韩国的动漫制作中心。看完以后我为之一惊,因为播的节目统统是中国的故事,完全用中文标识,没有任何韩国标识,最后韩国人说我们打下的就是华语市场,不光是中国,不光是中国大陆,而是整个华语市场,说我们的产品还是非常不错的。那我接着就问,我们(中国)有没有?他说你们也有,但你们的规模远远没有我们大。韩国有5000多万人口,我们国家有13.67亿人口,可咱们的动漫制作却没有人家大。电视剧也一样。这几年好了点,有几部电视剧还挺叫座。韩国电视剧被称为什么?韩潮,韩流。所以咱们今天就应该在文化方面有所警醒。这是文化软实力。

五是话语权。话语权抓得最好的就是习总书记的“中国梦”。讲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跟外国人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方夜谭吗?跟美国人讲中国梦、美国梦、中美梦,奥巴马已经接受,跟法国人讲中国梦,法国总统也能接受,所以这是话语转换问题,需要我们再创造。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