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友群:中国学生如何追赶世界创新的脚步(2)

任友群:中国学生如何追赶世界创新的脚步(2)

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模式应与时俱进

美国《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提出“未来三到五年,全球不同地方的学校将发生的一个转变,是学习者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活动而不是消费学习内容来进行学科探索”。所谓“消费学习内容”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所教授的知识范围内,根据学科结构、知识结构记忆、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而所谓“开展创造活动”指的则是学生完全突破知识范围、学科结构,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创造性活动,在创造中自主地学习知识。尽管《2016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尚未发布,但从第一轮投票入围名单来看,学习者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的趋势正在大大提速。

反观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包括一些高校中的科学教育实践,“专精”一项一定程度上固然做得不错,但“融合”“协作”则严重缺失。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学生为何在分科领域能够拔得世界头筹,却又不善于“问题解决”也就可以理解了。实际上,国内中小学生在科学领域所表现出的“专精”恐怕只能称之为“教考导向的专精”,即在教纲、考纲所规定知识范围内的“专精”,这与形成科学领域创造性的“专精”仍然有很大区别。

国家竞争力的本质是创造力的竞争。经受12年基础教育“创新训练”的学生与未接受者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会有怎样的差别?当这些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又会有怎样的差别?不同的学生又会带给国家与社会哪些不同?答案昭然若揭。虽然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阶段性目标,但教育的目标需要随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世界已经进入工业4.0、“创客”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模式是否也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调整?毕竟,学校与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地方。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