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提出中国方案有何理论和实践依据,中国方案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如何构建话语体系以增强中国方案的传播效果?围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报对部分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进行了专访。
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刘海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这就是提出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历史上现代化道路曾有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之分。但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最终演变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旧体制障碍。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也曾受过“苏联模式”弊端的困扰,但是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实现了模式的转换,为社会主义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个事实说明,现代化并非资本主义一条道路,社会主义并非一套“苏联模式”,还有更加宽广的道路等待和需要共产党人去探索开拓。提出中国方案,意义在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道路的选择,坚定走自己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艾四林:中国方案的提出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制度文明新贡献的宣示。中国方案实质上是一种现代政治文明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化方案。如何实现现代化?现成的模式就是西方经验和方案。应该讲,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一些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因此视西方方案为目标,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也习惯了站在现代制度文明的制高点上,充当起祖师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充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中国方案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方案、新的现代文明形态,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破灭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中国方案无疑为走向现代化而又陷入西方现代化迷思的国家,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
韩喜平:提出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是对“华盛顿共识”的普遍质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恐怖主义、社会分化等问题严重。整个世界对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华盛顿共识”产生普遍质疑,更没有认同“历史的终结”。二是中国制度优势不断呈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没有出现福山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实验的失败”,而且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长期向好的良好基础、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强烈制度自信的内生背景。三是整个世界对新的制度方案的期待。进入新世纪,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要求又在不断提高,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先进制度体系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纪亚光:中国方案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针对当今世界发展困境,为构建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提出来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95年艰苦奋斗,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这一历史性成就,为中国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遇到多重困境,从南美到非洲、中东,众多发展中国家因复制西方模式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国家和地区冲突战争此起彼伏,千千万万民众在战火中痛苦求生;即便西方发达国家自身,也因其制度模式的内在缺陷而深陷金融危机之中难以自拔。显然,“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中国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走向繁荣富强树立了榜样;中国快速发展的具体举措与方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中国和平崛起的方式,也为人类社会在互利共赢中走向未来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