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自身的角度来说,大致有三个方面的机遇:
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北京发展打开新的空间。为了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006家,就地淘汰退出,不把污染企业转移出去。同时,教育、医疗等过度集中在城六区的功能也在积极向外疏解。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来实现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加法”。
二是创新发展为北京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第一大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北京的发展也要紧紧围绕着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比如,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着力推进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制定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日本提出“再兴战略”,法国实施“新工业法国”计划,我国也制定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是治理“大城市病”为北京发展创造新的环境。有的同志会问“治病”还能带来发展机遇?是的,这个机遇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环境。比如,北京控股日前以14.38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废物能源利用公司EEW,据北控介绍,EEW公司是德国乃至欧洲唯一一家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在德国及周边国家有18个垃圾焚烧发电厂,2015年垃圾实际处理量440万吨,在德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占有率18%,排名第一。北控深度介入这方面的业务,通过大气污染的防治治理带来了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未来五年,北京发展方向明、基础好、机遇多、干劲足,我们有条件、有信心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发展新蓝图。
三、开拓发展新境界
(一)把握一个定位
就是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也就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一方面,要为四个中心做好服务保障,比如亚投行总部落户北京,北京将做好服务保障。另一方面,要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尺,着力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切实履行好首都职责,努力处理好国家战略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关系,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提高发展水平。
(二)实现一个目标
就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为首都,北京应当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走在全国的前列,并且发挥好示范和表率作用。这个过程要解决什么问题?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可持续性。通俗来说,就是补短板。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发展的长远目标。围绕“十三五”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了27项可量化、可考核的主要指标,分为四类,红线约束、绿色宜居、民生福祉、提质增效。红线约束包括常住人口规模小于23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小于2800平方公里、用水总量小于43亿立方米等4项,这是“十三五”首次设立的指标类别。绿色宜居包括森林覆盖率达到44%、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8%、全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5%等6项。民生福祉包括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2.4岁、“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基本实现全覆盖等8项。提质增效包括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等9项。
这些指标表明“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更加强调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市民,更加注重经济的提质增效。
(三)优化两个结构
“十三五”时期的核心要优化两个结构,一是城市功能布局结构,二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结构情况来看,北京“大城市病”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功能过多、过于集中,带来人口过度集聚。城六区以占全市8%的面积,承载了59%的常住人口和70%的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级医院63家,占全市三级医院的71%;有高校65所,占全市高校的73%,人口和功能高度集聚。
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通过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来实现城市功能布局的优化。在规划《纲要》中,我们将全市域划分为城六区、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区、山区三类区域进行统筹考虑。
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未来发展中,一要坚持调整疏解,降低人口密度,控制建设规模,促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二要坚持优化提升,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服务功能。
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平原部分,是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是首都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国际交往服务功能和“高精尖”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也是面向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区。未来发展中,一要有序疏解不符合城市定位的功能;二要承接城六区疏解的功能和人口,缓解城六区功能过度集聚的压力,逐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
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也是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主要功能是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同时因地制宜提升旅游休闲等服务功能。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简单概括“高精尖”的概念,不一定准确,供大家参考。“高”就是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激烈竞争、体现国家资源掌控能力的高端产业,比如中国的高铁;“精”就是能够为“四个服务”助力添彩的“精品企业”,比如已经进入全球面板五强之列的京东方等;“尖”就是能够体现创新创造、引领潮流、可在其它地区复制推广的“尖端商业模式”,比如小米手机的网上直营模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