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对长征的重要贡献:创建发展西北红军(3)

习仲勋对长征的重要贡献:创建发展西北红军(3)

摘要:习仲勋到关中后,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他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和巩固陕甘苏区,配合中央整个战略部署,威胁西安,保卫苏区的南大门。为此习仲勋进行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并根据当地实际况和中央精神,纠正执行土地政策问题上的偏差。

三、迎接红军胜利会师,保卫革命大本营

蓬勃发展的陕甘苏区成为各路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

最早到达陕甘地区的是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下,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陕西保安县永宁山。习仲勋、刘景范知悉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宁山消息时,立即报告中共西北工委,并与边区政府秘书长张文华一起去迎接红二十五军到来。习仲勋主持欢迎大会,并致欢迎词。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在永坪镇胜利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在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同时,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岷县的哈达铺,在这里党中央从报纸上得知陕甘苏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所以决定向陕甘地区开进。9月27日,红军到达通渭县榜罗镇,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11月初,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胜利会师。

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这里。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将台堡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后,立即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决定实行战略的转变。提出“目前陕甘苏区党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扩大与巩固陕甘苏区,准备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9]

当时中央红军完成了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甘苏区,但是仍然面临有一些实际困难。首先是红二、红四方面军还在长征途中,红军主力尚未集中,陕甘红军还有待进一步壮大;其次是陕甘苏区虽经过发展已经比较稳固,但苏区的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品缺乏,部队给养困难,扩军不易;再次是陕甘苏区周围的敌情仍比较严重。东有晋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西有甘肃、宁夏的国民党军,北有地方军阀井岳秀、高桂滋部,南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陕甘苏区被四面包围。

为巩固扩大陕甘苏区,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解除东面的威胁,打通抗日前进的道路。同时,向南进行巩固。在红军东征之时,习仲勋被派往陕甘苏区南端的关中特区工作。关中地区,物产、人口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靠近国民党军的西北大本营西安,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驻守,敌人力量较强,红军发展比较困难。因为地处陕甘苏区最南端,所以关中特区被称为陕甘苏区的“南大门”。

习仲勋到关中后,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他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和巩固陕甘苏区,配合中央整个战略部署,威胁西安,保卫苏区的南大门。为此习仲勋进行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并根据当地实际况和中央精神,纠正执行土地政策问题上的偏差。

1936年4月,国民党东北军以十一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关中苏区发动全面“围剿”,并出动飞机轰炸。关中特区党政军领导干部率大部武装转移,关中特区撤销。另由习仲勋、唐洪澄、汪锋等组成关中工委,坚持关中游击战争。

5月,习仲勋被调回陕甘宁省委,征尘未洗,又踏上了随军西征的漫漫征途。习仲勋先后任中共曲环工委任书记和环县县委书记。习仲勋在环县工作仅两个月,便迅速打开了局面。他深入乡村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发动农民团结组织起来,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新政权,没收地主恶霸土地财产,分给劳苦大众。习仲勋还以大量精力投入群众武装的组织领导。加强县委军事部、县政府保卫局的力量,设立警卫队;组建起环县、洪德、胡家洞子三个区游击队。多数乡、村还成立起自卫军、赤卫队,从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反动势力,保卫了人民民主政权。

1936年9月下旬,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派再赴关中,任特委书记,守卫陕甘苏区南大门,长达6年时间。在他的领导下,关中特委积极整理扩大游击队;争取进步、中间的民团、保甲,尽可能地进行统一战线工作;整理各地党的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恢复各县苏维埃政权,在敌后开辟新苏区。习仲勋组织领导关中分区军民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赢得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关中特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在习仲勋的主持下,关中特区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关中特区“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国民党的战略重镇西安。”[10]为保卫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