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党史教育更要凸显党校姓党(2)

黄颖:党史教育更要凸显党校姓党(2)

第一,要正本清源,深刻认识党史教育的意义和定位。当前,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干部队伍也发生了整体性的新老更替,很大一部分年轻干部缺乏严格党内生活的锻炼、缺乏对党的历史的认真研读和深刻认识,这些新情况造成了淡化党的历史的氛围,导致了不符合党性和宗旨的一些突出问题,客观上对党的执政基础起到松懈作用。所以,党史教育在当前显得十分重要。党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党的历史,深入理解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理性认清我们要坚持的正确道路,真正领会我们所追求的远大目标,从而进一步强化党性、践行宗旨、推动发展。干部培训机构尤其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这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内容和培训课程,更是政治责任、历史担当和崇高使命。党校姓党,就是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建设和党的历史教育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抓手,是主课主业的重要内容。要在党史教育中始终坚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切实承担起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

第二,要激浊扬清,着力提升党史教育的水平。党史教育要做到清正严明,需要从教育姿态、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着力。党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已经被研究清楚的、被史料证明的内容,而不是推测臆断、暧昧不明的人和事,更不能以戏说、恶搞的姿态来混淆视听、哗众取宠。中共党史是一门严肃的历史科学,绝不能加以庸俗理解,随意解构、编造“戏说”,也不能凭个人“发达”的想象力,对历史发展进行所谓的“合理推演”。“研究无禁区、讲台有纪律”,要合理区分学者和教员、学术探讨场合和干部培训课堂。党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事实的叙述,而要深入挖掘党史中的规律性内容,引导干部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打破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尝试引入研究式教学方式,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引导学员共同探讨党的建设规律。要深入挖掘党史中的方法论内容,引导干部在学习中信史,在继承中运用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工作方法。实践表明,党史教育对于引导干部深入探讨重大决策的艺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党在延安时期的土地政策,就可以引导干部学习分析制定政策的背景分析、调查研究的方法、土改工作的方法,教导学员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党史教育还要通过方式方法的优化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活化”党史。比如,在讲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时,要善于运用通俗鲜活的语言,善于讲述生动感人的事例细节,突显党性中的人性光辉。针对信息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网络技术等手段,使抽象的党史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要善于运用丰富的党史资料来丰富讲授内容,比如运用书面档案资料、音视频档案材料来佐证、重现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

第三,要清正严明,切实增强党史教育队伍的使命感。对党校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对于讲授党史的教师来说,首先必须具有党史自信。自信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自我认知和定位。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只有对自己的历史具有足够的自信,才能有智慧、有意志、有力量、有希望。一个党校教师,只有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从事的工作、讲授的内容具有足够的自信,才能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党史教学必须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党性问题,说到底就是政治立场问题。要坚定不移并毫不动摇地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与讲授党的历史。要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来研究、把握和讲授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与曲折。在党史问题的研究和讲授中,要坚决反对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为割裂整体与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为割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有机联系。要以深厚的理论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刻认识、解读和讲授党的历史。要以担当精神、担当勇气、担当智慧,善为人师,严以为范,在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在深耕党史研究上下功夫,在提升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在党史教育中践行党校教师之责,在以史鉴今中升华人生价值,在教化育人中推动历史进程。

(本文系“长三角地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ELAP2014-Y2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部副处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