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侠:把创新的种子种在文化高地上(3)

李侠:把创新的种子种在文化高地上(3)

降低制度成本是最大的创新环境建设

文化的变革历来都是缓慢与艰难的,但在公众偏好与认同有达成一致基础的时候,变革已经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这里遇到的最大思想障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物质决定意识”,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懒政思维模式:张口闭口基础不好,因而无法有所作为。这几乎成了一种万能理由。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好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各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基本上已经能够解决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此时需求升级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共性偏好,对此,全社会有充分的共识。

道理很简单,只要想想普通中国家庭的策略安排:不论家里经济多么拮据,也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这种投资结构转向的意义深远,一旦这个孩子将来读书有出息了,那么,整个家庭的状况会有根本性的好转。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也是这个道理。经济的匮乏也许是短暂的,但是文化的贫穷才是长久的贫穷。还有一个问题也是需要加以警惕的,毕竟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是基于市场与工业文明而来的产物,开错药方是要延误病情的。

大体来说,改变当地文化的路径有两条:首先,加大本地投资与培养力度;其次,通过制度安排,吸引外地人才的流入。借助外部智力资源永远是最便捷的路径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吸引外来人才呢?只要看看人们移民选择的落脚点,不难发现:那些被选之地大多具有如下特征:完善的市场环境、法制的有效运行、公平以及遵守契约精神,以及随之而来的低制度成本。这不是什么秘密,只要管理者具备一份改革勇气与担当,大胆学习与调适即可,更为重要的是,降低制度成本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环境建设内容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所有资源都会从高制度成本区域流向低制度成本区域,这是大势所趋。由此,不难想象,这轮竞争过后有些区域将彻底沦落为创新的荒漠地带,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的种子永远都是生长在文化高地上的。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