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如何实现现代化

国家治理如何实现现代化

—— 《习近平复兴中国》 连载

五大理念:国家治理的灵魂

“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记者采访时,习近平曾这样说道。

有意思的是,台湾大学教授朱云汉讲授中国研究课程时,第一节课就向学生强调,理解中国要注意三件事:中国非常大!中国非常非常大!中国非常非常非常大!中国那么大,人类社会既有的治理模式,在这里都可能“失灵”。

的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治理的难度是空前的,可能超出了人类既有的所有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在大国治理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俗成绩。尽管今天的中国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总体而言 30多年的改革是成功的,其治理经验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governance)成为中共执政的核心理念。

从“管理”到“治理”,虽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中共治国理念的根本转变。第一,权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转变。在管理模式下,权力的主体是单一的,就是政府或国家公共权力;在治理模式下,权力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公民个体。第二,权力的运行方式从单向到双向转变。在管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是单向的,是自上而下的;在治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实现公共事务有效治理。第三,权力的运行基础从公域私域不分到公域私域两分转变。在管理模式下,政府的权力很难受到约束,权力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治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以公共领域为界,不能随意侵入私人领域。

作为一种新的治国理念,“治理”并非中共的发明。早在1990年前后,国际社会就开始使用“治理”概念来研究“非西方国家如何摆脱发展困境”问题,“善治”(good governance)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包括发展中国家如何构建稳定的政治体制、完善的法治体系、成熟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转型相适应的行政体制,如何建设并提高国家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平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善治”对现代国家构建和国家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重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制度理性化程度以及实现国家社会多元协作的双重需要。

2013年11月12日,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首次全面界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现代治理体系的核心问题是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这当然是一个普遍化的要求。问题是,在中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普遍化的要求如何具体化为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行动指南?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区域间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差距巨大;13亿多人口,比美日德法英人口总和的两倍还多;从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到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从国际政治的“修昔底德陷阱”,到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律”,面对各种挑战,需要不断地追问“路在何方”?

十八大以来,中共不断探索前进。在总体布局上,从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四中全会的全面依法治国;从2014年底提出“四个全面”到五中全会的“五大理念”,中共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与此同时,这种探索在理念、战略和实践三个层次上都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话来说就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所要表达的就是“现代化”之义。

2015年10月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016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在“五大发展理念”前面加上了5个修饰词,使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更加饱满——“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看似平常的五个词,却凝聚着中共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探索的精髓,体现了中共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问题上的战略思维。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崇尚创新,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超大型国家治理的难点,关系到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注重协调,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是健康发展的标志,必须倡导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开放是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厚植开放的根基,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共享发展,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