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波:星火征程中的一种特殊战力 (3)

张卫波:星火征程中的一种特殊战力 (3)

——长征中红军文化宣传工作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长征中文化宣传的作用和影响

长征,是一次革命理想信念激扬和革命火种传播的过程。通过长征,红军的意志力非但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强,红军的影响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扩大。

首先,鼓舞了士气,激励了斗志。长征中,文化宣传是激励红军指战员战胜困难的精神食粮。据很多老红军回忆,每当听到“鼓动棚”内“又敲锣,又喊口号”,他们的困意就会顿时消失,士气倍增,“虽然气喘吁吁地,但还是使劲咬着牙摆着胳膊往前走。”特别是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文化宣传的作用更是重要。如过雪山时,红军为了克服饥饿寒冷,唱起了歌,“雄壮的声音,此落彼起,震得山鸣谷应”,在歌声的鼓舞下,红军顺利“翻过了艰险的夹金山”。除了歌曲,报刊也在长征中发挥了激励斗志的作用。

其次,消除了沿途群众对红军的误解。由于信息不畅通,长征沿途的群众对于红军一度十分不了解,甚至是惊恐害怕。但是,红军到达后,通过红军的文化宣传,“那些劳苦群众的脑子里都有了‘红军是保护穷人的军队’的印象”,认为“红军是他们的朋友”,于是成群结队的帮助红军,带领红军打土豪,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看了有关红军保护少数民族方面的标语、传单之后,认为红军是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于是便发自内心的热爱红军、支持红军。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很多群众在自身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为红军提供了必要的补给,一些青壮年甚至参加了红军。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长征初期红军大量减员的损失,为红军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第三,团结了开明绅士,瓦解分化了敌军,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在“北上抗日”口号感召下,长征沿途的不少地主和开明绅士对红军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开明绅士周素园。他不仅出面组建了贵州抗日救国军,而且还向龙云、孙渡等地方实力派写信,劝说他们按兵不动,不要与红军为敌。即便是一般的地主,经过红军的喊话宣传之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有好些土围子开门”把粮食卖给了红军。对于国民党军队的伤兵和俘虏,红军除了为他们疗伤外,更是耐心地向他们宣传红军的宗旨和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经过宣传,不少人表示“身体好了,还愿当红军”。

第四,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使国内外舆论对于长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红军长征出发后,国内外舆论对于长征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误以为长征就是红军的“溃败”、“窜扰”。为了澄清事实,消除误解,红军除了向沿途群众宣传自己的主张之外,还十分重视向国内外舆论传递长征的真实情况。陈云比较早地向外界宣传了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1935年6月,陈云受命离开红军队伍到达上海后,假托一名国民党被俘军医“廉臣”之名写了《随军西行见闻录》。同年10月,他到达莫斯科,首先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了长征经过和遵义会议的情况。1936年3月,中共在巴黎主办的《全民月刊》相继连载了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与此同时,先行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宣传长征的英勇事迹。

总之,生动活泼的文化宣传,不仅激励了红军指战员战胜强敌的勇气和斗志,而且还使得更多民众对红军有了深入了解,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所以,长征被誉为“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新的历史时期,回顾长征期间红军的文化宣传工作,我们认为,要使得文化宣传工作接地气,发挥更大效力,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通俗化、大众化,即将文化宣传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是长征中红军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启示。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