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秦强:践行从严治党 推进强力问责(3)

问责制度确立了,为什么还要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因为以前的问责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规定的问责内容不一样。

我国的问责制度有几个特点。

第一,侧重于行政问责。主要是针对行政系统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而不是全面问责,尤其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比较少。

第二,权力问责,非制度问题。就是问责往往是由权力启动的。所谓权力,要么是由上级启动的,要么是由纪检部门启动的,或者是在巡视中发现的。总而言之,是由有实权的权力部门启动的,而不是依据制度来常态化地进行问责。

第三,问责的特点是有过问责,非无为问责。什么叫有过问责?就是有了过错才问责。发生事故了,出人命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才问责。你在那里什么都不做,既无功,也无过,一般情况下是不问责的,所以导致庸官懒政的现象。

第四,同体问责较多,而非异体问责。所谓同体问责,就是一个系统的来问责,比如行政系统的往往是由行政系统的上级来问责。那么异体问责就是由另外一个系统的来问责。比如,由纪检系统对政府进行问责就是典型的异体问责。同体问责,由于上下级之间可能有各种关系,因此可能会产生包庇现象,跟行政复议一样。我们可以把行政复议形象地比喻为“老子复议儿子”。同体问责往往会成为“老子”问责“儿子”,这样一来,就会有违反程序公正原则的现象发生,可能会显得不公正。

第五,侧重于结果问责,而不是程序问责。我们的问责往往侧重于结果,对谁进行处分了,结果是什么,而在问责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处理程序是否公正,当事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往往重视不够。所以,问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制定《问责条例》。

制定党内问责条例的必要性

第一,《问责条例》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保障。我们党长期执政,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守土有责”的意识。尤其当前,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阶段必须把党的凝聚力焕发出来,把党的战斗力彰显出来,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历史任务。做不到这几点,党怎么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因此,要把党的责任确定下来,把责任担当起来。

第二,《问责条例》是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一个实践要求。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由原来以治标为主,“打老虎”、“拍苍蝇”,逐渐走向现在的标本兼治。什么叫标本兼治?贪官照打,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尤其是要把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出来的经验固化为法规制度,把责任确定下去。

王岐山同志有句话非常经典,叫做“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所以,出台《问责条例》就是要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硬实”,必须严格起来,必须落到实处。这是实践的要求,不问责不行,必须要通过问责倒逼,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共对4.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这就是以责任追究来倒逼管党治党。

第三,制定《问责条例》是解决现实中责任担当问题的迫切需要。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第一种,一些领导干部只想要权力,不愿担责任。在委以重任时毫不谦让,在履职尽责中就开始敷衍塞责,在失职失责后开始上推下卸。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相当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因此,只想要权力,不愿担责任是不可能的。当了领导干部就要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否则就要对你进行问责,这是领导干部的压力之所在。

第二种,奉行好人主义,不敢较真碰硬,被动问责的多,主动问责的少。就是说大家都一团和气,领导干部做老好人,属下出了问题,下面的党员出了问题,不敢较真碰硬,即使问责,往往是被动问责。什么叫被动问责?要么是经群众举报的,要么是上级领导批示的,要么是纪检组发现的,要么是巡视组发现的。由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主动开展问责的数量相对比较少。

第三种,问责工作开展不平衡,往往是地方问责的多,部门尤其是中央部门问责的少,追究直接责任多,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追究领导责任比较少,而且在追究责任的时候,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尺度不一。所以完善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就成了一个必然需求。

现实中,我们国家有关问责的相关法律、党内法规、部门文件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党内法规制度中,与问责有关的有119部,其中专门规定问责的有12部,包含问责内容的多达107部。常见的比如,有《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还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这些法规中都有对追责问责的明确规定。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