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忠诚这一价值理念也有深厚的根基和久远的传承。建党初期,党章就明确规定,党员对党必须忠诚。党的八大把对党忠诚作为党员义务写入党章,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入党誓词中也明确要求党员永不叛党。古语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就是说,石头可以因为外力毁灭,但是它永远坚硬;丹药可以被磨碎,但是粉末仍然是红色的。所以说,胸有忠诚心,方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的无畏;方有“腹中满是草,饿死不变节”的方志敏的骨气;方有竹签经十指,痛彻心肺、永不叛党的赵一曼的坚贞;方有深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不辱气节的江姐;方有绝不从狗洞爬出来的革命先烈叶挺的气节。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永不叛党的忠诚华章。
广大党员对信仰的忠贞是党的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基因,也是党坚如磐石、不可战胜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无数的共产党人奋斗在工业、农业、教育、科技、国防等各行各业,涌现出焦裕禄、杨善洲、沈浩、邓平寿、马善祥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将忠诚镌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一大批对党忠诚的共产党人,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党员对党忠诚的要求都是一以贯之的。那么,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特别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矛盾、问题和成绩之中,对党忠诚就显得更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对党忠诚。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办的生命线,是做好中办工作的根本点。“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成千上万烈士为了理想献出宝贵生命的历史,号召我们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这种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忠诚正是我们的初心。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我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下今天的内容:第一,忠诚对于党员干部的意义;第二,党章中的党员义务;最后,如何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
一、忠诚对于党员干部的意义
忠诚,我们的党员干部都不陌生。入党誓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永不叛党,强调了一个政治底线,这个底线不能突破。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工农群体统一战线的根本利益,有损于党的利益就是有损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忠诚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我们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政治操守和政治生命,是党员必须严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永不叛党。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我们讲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南海风波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历史是过去时,是一个积累,让我们可以站在已有的成绩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作为忠诚的共产党员要举好这面旗帜,把党的事业发扬光大,使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