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一个物种的命运和长江的兴衰(5)

摘要:作为一条见证了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母亲河,长江是一条充满生命活力的河流。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威胁,不少物种正在消失。试问:当这些物种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最后一个倒下去的会不会是人类自己?

然后是污染。它们是吃鱼的,白鳍豚吃稍微大一点的鱼,大概半斤左右。江豚大概吃一二两,小一点的鱼。污染会对它们的免疫、生殖系统造成直接的伤害。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一些急性的死亡。比如,2014年在洞庭湖,一个星期之内就死了六头江豚。后来农业部对这个事情很重视,就请我组织一个专家组对当地进行调查。

我顺便说一下,负责我们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有两个部门,陆生野生动物是国家林业局主管,水生野生动物是国家农业部主管。后来调查的结果发现,这是一个由于污染导致的急性死亡事件。就是农药喷洒过的芦苇本来是用来杀血吸虫的,但是下了一场大雨,把芦苇全部冲入水里面了,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小鱼死亡,江豚吃了这些中毒的鱼就造成了急性死亡。

还有水工建设。其中最惨痛的一个例子是1974年在安徽某地,为了清理航道,要对一个礁石进行爆破,一个炮放下去,浮起来了四头白鳍豚。而且其中两头是怀孕的。还有个例子,有个地方建了一一座高速公路大桥。于是江豚就不敢通过这个地方了,因为最宽的桥墩间隔有120米,120米对人来讲足够宽了,但是江豚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动物,狭窄的过道它是不敢通过的。

过去在自然情况下鄱阳湖的江豚是需要退回到长江的,因为在枯水季里水很少。然后到了洪水季节长江的江豚会进入到鄱阳湖来,叫季节性地迁移。但是现在由于这个大桥的影响,这里江豚的迁移就受到极大的阻碍。

还有渔业活动。渔业活动对他们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因为直接影响到它们的食物资源。渔业活动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过度滥捞,导致了食物资源的下降。二是非法渔业作业。大家可以看这张照片,这是一个江豚的脸部,它的脸受伤了以后,因为水质不好,感染了,整个脸就基本上烂掉了。这个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就是在鄱阳湖里有铺天盖地的“迷魂阵”。“迷魂阵”大家可能不知道,就是很长很长的拦网,鱼顺着这个拦网游到大网兜里面就出不来了。江豚为了找鱼吃,也钻进去了。钻进去就挣扎着出来,因为它必须出水呼吸,有幸运的就挣扎出来了,有的就闷死在这里面。但在挣扎过程中,它们的皮肤会被割破。如果水质特别好,或者受伤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其身体可能会恢复。但如果水质不好,或者受伤特别严重,就会感染烂掉。还比如,电打鱼,会直接把江豚电死。有时候我们拿到的标本,没有外伤,内脏各方面都是好好的,肚子里还有鱼,死得非常突然。这种情况有时候就能发现一些电击的痕迹。所以,长江里的江豚、白鳍豚的生存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威胁,我刚才讲了四大原因,渔业、污染、航运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实际上最近这一二十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是挖沙。挖沙对整个河床进行了破坏,导致渔业资源的下降。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