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基本内涵

我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基本内涵

摘要:主流媒体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是动态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主流媒体作为“喉舌”,要反映党的声音,传递党和政府的政策与精神,表现出由政府主控的性质,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比其他意识形态更直接影响政府的活动、群众情绪和社会舆论。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场域”理论解读

“场域”理论是由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是用来分析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工具。场域是布迪厄在1966年的《论知识分子场及创造性规划》中最初使用的一个术语,到了70年代后,场域概念在他的著作中显示出其重要性。布迪厄认为“场域才是首要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布迪厄认为,社会世界是由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所谓社会小世界,就是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它是这样对“场域”下定义的,“从分析的意义上来说,场域可以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就这些位置的存在及其强加于它们的占据着(无论是行动者还是机构)的种种限制而言,这些位置在客观上是由它们不同类型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或潜在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的客观关系(支配、服从、类似等)所决定的,而拥有权力和资本,则意味着可以获取场域中利害攸关的各种特定利润。”这一概念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布迪厄说,我们可以把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对任何与这个空间有所关联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即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都有各自的逻辑和运作规则。例如,“艺术场域或经济场域都遵循着它们各自特有的逻辑:艺术场域是通过拒绝或否定物质利益的法则而构成自身场域的;而在历史上,经济场域的形成,则是通过创造一个我们平常所说的‘生意就是生意’的世界才得以实现的,在这一场域中,友谊与爱情这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关系在原则上是被摒弃在外的。”

第二,场域是一个由客观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空间。布迪厄强调,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或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而是各种马克思所谓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这些关系如同磁场中的磁场线对场域的行动者产生作用,从而影响行动者在社会的实践活动。

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冲突与斗争的空间。布迪厄认为,场域不是一个静态的、单一的场所,而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他曾经说过:“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挣脱的空间,这些挣脱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进一步说,作为各种力量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结构,场域是这些位置的占据者(用集体或个人的方式)所寻求的各种策略的根本保证和引导力量。场域中位置的占据者用这些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他们自身的产物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而行动者的策略又取决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他们的策略还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对场域的认知,而后者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即从场域中某个位置点出发所采纳的视角。”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