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

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

编者按

根据《自然》杂志公布的数据,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在全球科研实力的较量中,论文的发表只是一个方面。放眼全球,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多少是“中国创造”呢?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正式发布,科研创新已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研创新必须依赖一个国家的原创基础研究,然而,中国的原创基础研究时代到来了吗?在近日举行的“求是奖”颁奖典礼后的讨论环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田刚、物理学院教授谢心澄、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施扬,目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邵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卫国研究员等科学家们以“原创基础研究——中国的时代到了吗”为题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讨论,很有启发意义。

科研投入和人才储备蓄势待发

田刚:

基础研究创新的关键时期到了

作为一个世界强国,不能没有基础科学,基础科学不能没有数学,从世界情况来看,一个世界强国在科学和数学方面都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国家要发展基础研究,要发展数学。我是比较乐观的,觉得我们基础研究创新的关键时期到了。现在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对基础科学投入非常大,美国很多学数学、物理和搞基础研究的人对中国非常羡慕。举个例子,现在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每人的支持基金是100万元,这在美国也是非常高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高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虽然很多人对人才计划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我觉得作用比较大,确实把国外好的人才引回来,至少现在来看还是越来越好的。而且年轻人引进来以后,至少从数学来讲,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们也慢慢建立了一支队伍。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基础研究是有了很大发展。

谢心澄:

我们正在做出原创性成果

我们确实创新能力不断增加,而且有很多原创性的工作做了出来。做物理需要钱,对于物理的发展,国力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近15年科研条件不断提高,跟美国先进实验室比,起码在仪器上不吃亏了。另外国内的人才计划,使得我们有机会和财力引进了一批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以我自己到北大建立量子材料中心为例,我们引进的青年人才,除了两位,剩下的都得到了国内青年千人计划的支持。这些年轻人在科研中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做出了一些成果。其他高等院校包括清华、复旦、浙大,还有中科院物理所也是一样。近几年物理学的进步很大,在我自己熟悉的,也是国际上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好的超导领域,国内物理学家也做出了原创性成果,而且分量很重。

施扬:

15年间中国年轻学人进步很大

我对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些特殊的感受。从2000年开始我就每年一次、两次、三次、五次地来到中国,一开始是为哈佛招研究生。15年间,中国学生的素质现在有了很大提高。我最近参加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的评审,主要评审的都是任职四、五年的年轻教授,很有感触。当初,我也参与了这些年轻教授的初审,纵观整个过程,他们的工作相当出色。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很多人要比我同年龄的时候做的工作要好得多。所以我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另外,2006年开始我在复旦医学院有一个实验室,有很多跟学生在一起工作的经验,十年过去了,这项工作开始的时候对我还是一个负担,但是现在我每次来上海,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为什么?因为现在学生的水平提高很快,可以跟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而且是讨论一些重大的问题。我觉得很振奋,这10到15年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

孙卫国:

我国10年间基础科学研究有许多进步

我们跟踪了过去一二十年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并调查了其学科分布情况,发现有一个很大变化。10年以前,古生物学在《自然》《科学》上发表的文章要占中国在这两个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一大批顶级科学家回国以后,我们在生物学、医学、数学、物理学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古生物学发表的文章则在减少,因为古生物学方面发表的文章主要来自于重要的科学发现。尽管我是一个古生物学家,但我却对目前的情况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在基础科学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上实现的进步,所以中国科学发展的状况是可喜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