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专家学者畅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4)

3位专家学者畅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4)

互联网催生制造业新动能

培育企业创新动力

主持人:下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是哪些?如何看待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前景。

安筱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首先,要打造两类“双创”平台,一类是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它既服务于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服务。一类是由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打造的面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双创”平台。其次,培育三种新的模式,分别是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再次,增强三个能力,即基础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和安全保障能力,建好“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一硬”就是自动感知和控制系统,“一软”是核心工业软硬件,“一网”是工业互联网,“一平台”是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

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代表了全球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融合催生出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融合也在构建中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新的竞争能力。未来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会成为工业经济转型新动力的来源,成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

樊会文: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贯穿制造业全过程和所有的环节、领域。每个行业融合的重点不一样,比如消费品行业融合的重点是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改进创新和质量的追溯保证;装备行业融合的重点是产品的智能化和装备联网;原材料行业融合的重点是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全流程管理。总体上来说,制造业全生命周期都要和互联网融合,但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创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创新点。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好赶上了互联网的历史机遇,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会让我国制造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迈向制造强国。

余晓晖: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融合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如何把软硬件平台集成起来,作为融合的低成本解决方案。第二个是网络,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对网络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样,网络的质量、性能、时间敏感性、同步要求等方面都需要提升改造。第三个是平台,要建立一个平台,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让开发者在平台上利用采集和集成的工业数据,把行业的经验与模型结合起来。第四个是生态,要构建一个互利共赢、互相促进的跨界产业生态组织。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网络强国目标的主战场。我们既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