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王小广:国企改革问题及其重点(5)

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于政府、银行,包括国企的信用,但国企在机制上确实也有天生的缺陷,比如活力不足、激励不充分、约束不强等,这些问题是内生的,是长期的。国企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的原则行事,所以一些竞争性行业为什么形成不了我们需要的高端的上层组织?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会出现保护,为了不让人员失业,不能停工,所以国有企业想依托市场为主体,让它完全具有自主的选择权,实际上做不到。人的权利、资源配置的权利,甚至开工停工的权利都没有,解雇人的权利更没有。所以国有企业在体制上是不太适合完全市场竞争的,所以它不能在完全市场竞争的领域大量存在,因此要划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二)国企的现实发展问题

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很多国有企业的发展都非常艰难,特别是一些竞争性行业,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国有企业的包袱比其他行业还要重。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到了一个新时刻,需要重新审定国有企业的边界。

关于国有企业的现实发展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起。

第一,自身问题。

1.边界不清、分布过广

国企产业应该有一个分布清单,哪些行业适合国企,哪些行业不适合搞国企,要把清单列出来。但是无论是三中全会也好,还是其他的关于国企的具体指导方案,都没有把国有企业分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列出相关的清单,哪怕是一些原则性的说法都没有,这也是个问题。我认为,国有企业的现实分布过广。战略性竞争行业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分布,不但拖累了行业的发展,也使自身的发展陷入困境。

2.行政干预和行政垄断问题

竞争性行业有两种,中国的竞争性行业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市场化竞争,国有企业基本上不参与。比如纺织等传统行业,1998年朱镕基总理实行改革的时候,多数国企都退出来了,引入民营资本,完全是市场的力量。包括过去比较重要的家电行业,基本上完全是市场化竞争了。还有一种是行政干预型。行政干预型分两种。一种是行业行政干预。国企独占不开放,即使开放,也只是一点点。比如银行是竞争性行业,我们97%的市场份额是国有企业,3%的是外资和民营,是完全的行政垄断。还有资源配置,像石油行业基本上都是垄断,不对外开放。类似这种行业还不少,我们把它定义为战略性竞争行业。战略性竞争行业特别重要,是国民经济命脉。国民经济命脉不光指安全、国防,还有民生、公共事业,其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行业,我们叫战略性竞争行业。

国有企业在战略性竞争行业大量存在。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准入式开放,一种情况是完全不开放。另一种情况是半行政垄断,行政干预型。没有形成行政性垄断的企业现在是中国最困难的。钢铁行业面向市场完全开放,谁都可以办钢厂,因为原来的传统就是有国有企业,有乡镇企业存在,还有一些私人外资,当然,外资不太多。最后,谁的日子好过?民营企业好过,国企难过,因为国企有历史包袱,有现实的体制机制性的包袱,所以在钢铁、煤炭等很多传统行业中的国企是很累的。但是那种完全不开放的行业活得很滋润,没有太多压力。面对经济调整,它有可能利益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因为奖金发得少了,这种情况是必然的,但是它没有生存问题。所以行政干预和行政垄断是不一样的。

行政干预的情况大量存在,它应该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而行政垄断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会影响企业的效率。两种垄断都是低效率,都会对上层市场组织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国有企业行政干预和行政垄断的问题。

三种国企及其生存状态

一种国企是自然垄断型国企。自然垄断型国企是旱涝保收。对市场准入不开放的战略性竞争行业搞行政垄断,像银行、石油行业等。自然垄断型国企,像电信网,其效益是没有问题的。第二种是行政垄断型国企。由于市场准入不开放,尽管效益没有问题,生存没有问题,但是体制有问题,它对整个市场有一个挤出效应,所以也是我们的改革对象。自然垄断型国企不是改革对象,应该承担国企责任,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而行政垄断型国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破的一个重点,因为它不该垄断,不该搞行政干预、行政垄断,应当对市场准入开放。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困难的一类国企是什么?就是第三种,行政干预型的国企,就是准入完全放开的战略性竞争行业。这类行业成本高、效益低、产能全面过剩或绝对过剩,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我这次搞钢铁行业的调研情况,按照现在这种去产能,技术很先进的国企有可能被淘汰掉,因为生存压力特别大。虽然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产能也是先进的,但是由于负担太重,受体制机制性问题的影响,冗员把利润都吃光了,最后活不下去就要破产。虽然说市场竞争应该淘汰落后的技术,不应该淘汰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行政干预型国企来说,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就会有很多企业都要被淘汰掉,但是它们的产能都是很先进的,这不是矛盾吗?结构调整是为了调整谁?是要调整落后的东西,还是调整先进的东西?所以调研时,他们反映的这个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体制问题。技术可能先进,但是也可能被市场淘汰。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